•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3257952/200808-00002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200808_PF001030601200808001
发布日期: 2005-03-03 00:00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05-03-03 00:00 来源:泾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05年2月20日在泾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    张  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行动纲要,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主动顺应国家宏观政策的新变化,积极应对经济“紧运行”的新挑战,努力克服禽流感疫情、6.25洪灾和秋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坚持发展方向不偏,坚持发展目标不变,坚持发展动力不减,抢抓机遇,负重拼搏,较好地完成县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结构调整成效突出的一年

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完成生产总值26.1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8亿元、10.5亿元、9.8亿元,增长4.7%、11.7%、8.7%。完成财政收入(不含基金)14206万元,增长2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19万元,增长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亿元,增长9%。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工业强县步伐加快。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4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1.3亿元,工业用电量增长121.6%,综合效益指数达到93.3。工业投入继续增加,新上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4个,威能电机等一批具有牵动性的项目相继启动。城乡工业区建设快速推进,城东新区、城西工业区入区企业分别达17户、39户,包合、中村方解石加工区和茂林、榔桥、蔡村工业功能区初具规模。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总产14.2万吨、油菜籽8642吨,增长5.7%、13.9%,茶叶总产1068吨、蚕茧2679吨,增长14.7%、6.6%。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突出,推广优质水稻23.5万亩、“双低”油菜6万亩;茶叶、蚕桑、畜牧、木梳、食用菌产业化步伐加快;命名县级龙头企业10个、特色村20个、农村致富带头人40名,组建农村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8个,双联、润发跻身市级龙头企业行列;6个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荣获国家认证。畜禽养殖业稳步发展,家禽出栏600万羽,增长31.4%。社会化办林业成效显著,新增林业承包大户22户,吸纳社会资金1200余万元。组织参加安徽名优产品绿色食品(上海)展销会,木梳、茶叶等名优农产品打入上海联华、华联和南京苏果超市。成功举办第二届茶叶交易会和木梳节。

第三产业规模壮大。旅游业持续升温,接待游客32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527万元,分别增长41.7%、24%。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水西景区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云岭景区景点整合步伐加快。组织参加合肥、南京、杭州旅游促销会和宣城“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旅游宣传促销取得成效。黄田古民居开发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相继签约,旅游招商步伐加快。太平湖市场、泾县茶城竣工使用,汇金大市场、四鑫大市场建设正式启动。综合超市、连锁经营、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并向农村集镇延伸,饮食业、运输业、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城乡市场持续繁荣。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信用联社改革正式启动,信用村镇创建继续推进。金融不良贷款率下降4.9%,各项贷款余额增长6.9%。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改革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

各项改革层层深入。列入市考核的59户国有集体企业中51户完成改制,宣纸集团完成职工身份置换,火柴厂、农机厂等一批特困企业依法实行破产。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和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组建国有粮食控股公司。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完善,核减农业税823万元,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654万元发放到户。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完成教育布局调整,撤并中小学校30所。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成效,中医院改制启动,10所乡镇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环卫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城区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处理实行市场化运作。事业单位改革进展顺利,精减单位25个,压缩编制211个,分流安置人员160名,乡镇站所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

招商引资再创新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促进年”活动,整合修订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招商引资奖惩措施。招商成效明显,引进项目346个,其中工业项目占52.8%;引进县外内资7.34亿元,增长52.7%,外资308万美元,增长102.6%。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先后参加赴日招商、皖鲁、皖粤经济技术合作等活动,成功举办加快老区泾县发展(北京、上海)恳谈会、重点招商项目(浙江绍兴)推介会,设立驻北京联络处和浙江绍兴办事处。

非公经济持续发展。新增非公有制企业246户、个体工商户1271户、注册资本金1.96亿元,分别增长48%、18%、52%。4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38户非公有制企业产值占84.3%。非公有制企业活力增强,股份制、“三资”企业增加值增长34.9%,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

出口创汇继续攀升。完成进出口2241万美元,增长22%。出口创汇总额和增长额均进入省十强县行列。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城乡建设大力推进、群众获得实惠较多的一年。

城乡建设快速推进。开展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完成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和茂林、昌桥等集镇总体规划编制。“西园、中城、东工”一城三区发展格局初步显现。新建谢园东路、桃花潭东、西路、体育路、财富大道5条城区干道, 形成“二横三纵”主干道网络。皖南第一街、县行政中心、稼祥北路、疾控中心、森林防火中心建设步伐加快。老干部活动中心、云岭路北段东侧改造、钢铁厂区域开发相继动工,青少年活动中心、公安110和119大楼、红星广场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改造老城1.5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和零星建筑4762平方米。改造新华街和新民街道路,新建垃圾中转站2处、公厕5座。榔桥、茂林等小城镇建设加快,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心多极”式小城镇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公路建设投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322省道改线一期工程路基全线贯通,路面工程全面启动,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完成205国道泾县至浙溪段大修改造,实施县乡通达工程7处61公里,乡村油路6处29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7座、重点水利工程22处,河道采砂管理继续加强,云岭、黄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按计划实施,汀溪河、漕溪河、绿林河水电开发进展顺利。

扶贫开发扎实开展。争取各类扶贫资金3492万元,启动17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工程。新建改建乡村道路140公里、桥梁3座。完成扶贫人饮工程63处。开展农村科技培训2.5万人次,资助贫困学生1500人次。实施贫困户草危房改造86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60户,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6465平方米。支持乡镇卫生院添置医疗设备20多台套。完成北厢片、南厢片文化信息入村工程。大力开展扶贫济困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筹措资金39.9万元,慰问特困职工838户。

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322元,增长18.2%。农民人均纯收入2488元,增长1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7亿元,增长22.5%。劳动力市场投入运行,新增就业岗位2672个,安置失业人员1475人。新建劳务输出基地5个,新增劳务人员8000余人。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2.5平方米,生活用电实现同网同价。铺设电信传输光缆250公里,新增移动、联通机站20多座,电话扩容1.2万门,手机用户突破5万户。群众购买力逐步增强,教育、文化、旅游等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一年。

基本国策执行有力。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1‰,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加强土地计划管理和用途管制,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大力推进土地招拍挂,显现土地价值8286万元。生态县建设全面启动,确定5月18日为“泾县生态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关停超标排污企业3家,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殡葬制度改革进展顺利,火化率达100%,新建132座村级公益性公墓,新殡仪馆开工建设。实施教育“六项工程”,义务教育主要指标稳中有升,民办教育发展较快,成职教育稳步推进,泾县中学通过省级示范高中专家评审。开展首届科学技术奖评审。荣获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单位,实施“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助学活动。完成村级管辖范围调整,全县264个村撤并为153个,37个村部建设启动。优扶安置工作扎实开展,获省“双拥模范县”称号。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展开。同时,外事、接待、邮政、档案、县志、宗教、国防、气象、防震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活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6个、市级文明单位(户)36个。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夺得省市文体比赛8个第一名,参加国家及省市击剑锦标赛、乒乓球赛取得8枚金牌。荣获宣城艺术节团体一等奖,“五一”、“十一”广场文化活动内容丰富。申报国保单位3个,获批省保单位2个,扩容1个,公布县保单位8个。开展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征文活动,《茂林春秋》(第三辑)、《泾县民间故事》、《黄田》编辑出版。城区有线电视网改造完成,社教专题片《情结》获省电视节目一等奖。

平安泾县全面推进。新公安指挥中心建成,9个社区警务室、4个学校民警室建立。社会治安、校园周边环境、“双生”市场、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客货运输市场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扎实开展。侦破刑事案件369起,查处治安案件417起,实现命案必破目标,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乡村两级人民调解组织得到加强,调解纠纷2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越级访大幅下降,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得到及时稳妥处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煤矿、非煤矿山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取得成效。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增强的一年。

发展环境继续优化。深入开展学教活动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有效投诉认定办法,加强公务人员的监督,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继续推进,工业企业服务月活动成效明显,为企业解决疑难问题53项。强化政务服务中心职能,实行重大项目跟踪办理服务,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和并联审批制。

政务工作公开透明。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为抓手,组建政务网络信息中心,开通全县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加强“数字泾县”政府主网站建设,实现政府文件、办事程序和行政许可事项、工程招标项目网上查询。认真办理和答复群众意见和投诉,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县政协及其常委会通报工作制度,邀请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

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积极推进诚信泾县建设,打造诚信政府。加强督查督办,分解细化《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任务,并定期开展跟踪督查,其中97项得到落实,9项正在办理之中。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2件、建议75件,办理县政协委员提案105件、“社情民意”41件。加强政府自身监督,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31项,立案查处违纪案件3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8人。

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深化“四五”普法教育,开展《行政许可法》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宣传培训。全面清理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制定行政许可公示、过错责任追究、监督管理等配套措施。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积极参加行政应诉工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全面开展公安队伍“大练兵”活动,强化律师队伍建设,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得来的,来之不易,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四大班子齐心协力、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在全县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理解、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为泾县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驻泾部队、武警官兵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增强了我们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加快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群众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总体经济增势强劲,但经济基础和规模依然薄弱;工业投入力度较大,但整体实力和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明显,但增收基础不稳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收支平衡压力很大;经济发展软环境明显改善,但服务效率不高,办事推诿拖拉现象在少数部门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5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现“十五”计划最后一年,也是实施“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行动纲要关键一年。面对中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举措,我县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既要充分把握有利条件,增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信心,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

今年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富民、统筹发展”工作思路,加快构筑“一主两翼”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实施“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行动纲要,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今年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构筑“一主两翼”经济格局

推动工业经济优化升级。进一步强化工业强县意识,坚持扩张总量与产业优化升级并重,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规模和效益。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变化趋势,做强做大五大产业。振兴宣纸宣笔产业,组建行业协会,加强原产地域保护,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壮大机电泵阀产业,加快实施威能电机项目,推进卧龙泵阀扩建,支持机电企业技术改造。培育矿产品加工业,加大碳酸钙资源整合力度,推进资源深加工,建设天圆粉体项目,建立包合、中村、北贡石粉加工区。发展农林特色产品加工业,大力推动木竹制品、酱制品等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扶持轻纺产品加工业,抓好金利德高档服装面料项目续建,加快茧丝绸产业发展,鼓励长毛绒玩具、皮革制品等加工企业拓展外向度。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开展创建名牌活动。

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围绕茶叶、蚕桑、畜牧、木梳、食用菌等产业化发展意见,开展低产茶园桑园改造,发展无公害茶叶基地。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实行区域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建立食用菌示范基地,研发新技术,培育新品种,提升产品档次,争创省级著名品牌。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宣传推介力度,精心打造“汀溪兰香”、“涌溪火青”、“桃花潭山货”等绿色品牌,争取红星宣纸、裴顿食品等企业进入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培育中介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支持木竹加工企业发展,做大木梳、油画笔产业,规范和推进社会化办林业,重点发展竹林、专业林和中药材基地。继续举办第三届茶叶交易会和木梳节。

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分步实施旅游规划,设立旅游发展基金,争创全省旅游强县。抓住中央扶持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围绕“东进序曲、决战淮海”主题,编制红色旅游项目,力争跻身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加快桃花潭、江南第一漂景区及黄田、查济古民居和赤滩老街开发建设,做好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推进旅游标识工程,完善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加强与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沟通与合作,“五一”、“十一”黄金周前夕掀起两轮旅游促销热潮。逐步形成“点线旅游”与“板块旅游”互动,休闲观光与自娱自乐互动,实现旅游收益由门票收入型向消费带动型转变。加快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改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加快实施“项目推进年”。以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抓手,以项目进度作为衡量成效的标准,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立足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认真收集整理项目资料,搞好项目论证,组织项目编制。围绕“一主两翼”,着力编制一批具有牵动性的大项目。把项目编制作为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源头工程来抓,充分发挥我县作为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优势,积极跑省跑部,做好工作衔接,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

(二)扎实推进扶贫开发,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

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做好农业税免征、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支农政策落实工作,重视粮食生产。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监管,完善农民负担检查通报、涉农收费公示等制度。积极开展以教育“一费制”、农村水费、“一事一议”为主的专项治理。规范农业承包合同和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全面完成规划编制,实施2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健全和完善综合扶贫机制和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帮扶单位的扶持,加大扶贫专项资金和自筹资金投入,将各项支农政策、资金、项目向整村推进村倾斜,确保70%以上的扶贫资金投入到整村推进村。加强资金、项目全程管理,调动群众参与,按照“县负总责、乡抓推进、落实靠村、扶贫到户”的要求,形成“四级联动”的整村推进工作责任机制。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扩大耕地面积。实施梓龙坑水库、银峰水库、梅村水库除险加固,计划投入300万元,完成水口圩排涝站等各类水利工程28处。制定重点水利工程度汛方案,确保水库、河流、重要城镇和主要交通干线的防汛安全。实施灌区配套节水灌溉,完成灌溉渠防渗21.5公里。改善农村交通设施条件,计划投入520万元,新建和改建村级道路。继续抓好人畜饮水工程,计划投入90万元,解决贫困乡村5000余人的饮水困难。

(三)切实加快“融入”步伐,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突出招商引资首位意识,开展“招商引资提高年”活动,确保引进内资5.68亿元,力争引进外资500万美元。

坚持以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调度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制度建设。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下达招商引资任务。修改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将招商引资成效与单位、个人的评优评先和经济利益直接挂钩,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强化调度制约和督查制度,严格实行月通报、季汇报、半年小结和全年考评。实行县领导联系重点招商项目制度,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坚持以行政推动和专业化招商为重点,创新招商方式。加强招商专业队伍建设,选调一批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突出专业招商。在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推行AB工作制,主要领导要以主要精力和时间抓招商引资,一部分人负责日常工作,一部分人脱产和半脱产从事招商引资。强化驻外办事处建设,拓展驻点招商和委托代理招商,精心编制招商项目,实行网上发布和组团招商。强化为企业服务意识,围绕重点企业上下游产品,开展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加强泾县籍在外人士和关心支持泾县发展人士网络建设,广泛开展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坚持引进大项目和围绕“一主二翼”为重点,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加快城东、城西工业区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向两个工业区集聚。在“招大引强”上狠下功夫,努力引进一批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和牵动作用的大项目、大企业。突出工业招商,拓展农业产业化、旅游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招商。

坚持以投资者满意和办事高效为目标,创优投资服务环境。结合宏观政策调整,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打造“诚信泾县”,做到凡出台的优惠政策必须执行,凡承诺的各项服务必须兑现,提高政府公信力。以机关效能建设为重点,在行政执法和综合服务单位推行公开服务承诺制和民主评议制,着力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严厉打击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破坏投资环境、损害发展大局的行为,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让投资者扎根泾县,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培育出口创汇主体。积极应对内外贸一体化和出口政策变化的新形势,设立外贸发展基金,加大政策、人才和服务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各类贸易洽谈会,调动企业出口创汇积极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巩固宣纸、油画笔、玩具等传统产品出口份额,提高机电、特色农产品出口比重。扩大农业创汇、旅游创汇和劳务创汇,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做大做强外贸品牌,促进出口创汇再上台阶。

(四)坚持富民优先,着力营造全民创业氛围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队伍,动员全民参与创业,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促进民间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使非公有制经济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县级财政的支柱、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大户增投入、强管理,推动非公有制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加快城乡富民进程。继续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和“跨培工程”,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创业致富能力。对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给予更大支持,提高社会吸纳就业能力。鼓励失业人员和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平衡城乡就业。坚持扶贫与救济相结合,帮助困难群众寻找致富门路、改善生产条件,坚持不懈地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引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重点来抓,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的社会化推进体系,规模化组织,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服务。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建立与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的联系和合作。引导农民转变务工观念,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形成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良性互动。

(五)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深入开展文明创建

提升城镇规划管理水平。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城乡布局,以规划为龙头,统筹城乡建设。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评审报批,进一步完善分区规划,加快各类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切实加强城市管理,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形成权责一致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规范各类市场主体从业行为。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5国道城区段东移,拉开城区框架,扩大城区规模,全力推进中国宣纸城、汇金大市场、老干部活动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启动物流中心项目,完成行政中心和皖南第一街建设。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泾秀苑、万顺花园、四鑫大市场、云岭路步行街、火柴厂和农机厂区域开发建设,启动县委、政府大院综合开发。实施县城防洪二期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贯通稼祥路,打通环城南路,建设中山南路,完成体育路、财富大道路面硬化,逐步实施城区排水系统改造,启动城市公交,新建公厕4座、垃圾中转站2处,规范垃圾处理场运行与管理。支持茂林、榔桥、云岭、昌桥、桃花潭等中心集镇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中心集镇建设农民住宅新村。

着力改善交通电力条件。继续加快县域区间道路建设,完成322省道一期路面工程,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力争三期工程开工,完成泾烟公路云岭至石门洞段改造。抓好以“通达工程”为重点的县乡公路建设,完成溪口至桃花潭、丁家桥至黄村、榔桥至洋船屋、白华至汀溪、昌桥至田坊、毛田湾至章渡、兰山至中村等公路建设,彻底改善县乡道路状况。加快电力设施改造,提高电力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兴建11万伏变电所等电力网架设施。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社会公德、诚信文明教育,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2个省级文明村镇,5个省级文明单位。继续开展“三改、三下乡、三反对、一提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完成殡仪馆迁建。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开展市容市貌、客货运输市场及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加大城区户外广告和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力度,规范夜市摊点,切实加强城区养犬管理。突出抓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重点抓好新四军大道、谢园路、桃花潭路景观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六)继续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完善已改制企业后续工作。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加快中国宣纸集团资产重组,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行有效形式,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益,建立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对红星集团经营者试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和经营者年薪制。

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精简规范行政管理类、调整压缩社会公益类、改革生产经营服务类,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涉农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逐步开放市政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市场,鼓励民资、外资参与建设和经营。

抓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狠抓增收节支,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开展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调整县乡财政预算结构,加大对乡镇财政的扶持,支持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完善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制度。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加强综合预算、部门预算管理,强化会计核算和政府采购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投入,确保机关工作运转。支持和帮助信用联社改革,继续推广小额信贷,搞活信贷营销,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

(七)坚持科教优先,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统筹发展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对工业和农业的贡献率。实施各类人才工程,完善招才、育才、用才措施。加强人才市场建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继续在事业单位推行公开考录、自主聘用制度,引导和指导大中专毕业生择业。开展企业急需人才信息收集和研究,帮助企业多渠道引进人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群体。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继续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二期危房改造工程,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强化师德教育,实施“校长工程”和“园丁工程”。巩固两基成果,发展成职教育、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构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新格局。

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高度重视血防工作,继续实施卫VIII、JICA、结核病和中西部合作医疗扶持项目,筹建县医院住院部大楼、中医院门诊部大楼。深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备战十一届省运会。做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全国示范县工作,依法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开展国防教育,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落实进藏兵优抚政策,巩固“双拥”成果。组织实施村两委换届。编制《国保单位文物保护规划》,做好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对外宣传工作,筹建广播电视大楼,继续实施文化信息入村工程。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认真筹备王稼祥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开展第二轮县志修编。进一步做好宗教、邮电、档案、气象、防震、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

(八)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平安泾县建设。开展禁毒、禁赌、反盗抢等专项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启动拘留所、看守所搬迁工作。加强基层派出所、司法所、综治组织和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继续开展安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力争80%以上单位达标。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特大恶性事故发生。以减负治乱为重点,强化审批、收费、检查和罚款管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构筑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宣传贯彻新《信访条例》,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众来信来访,确保社会稳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培训、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体系,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做好失业人员就业援助。巩固“两个确保”成果,抓好保障线衔接和扩面增缴,提高基金征缴到位率。关心重视弱势群体和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继续推进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合理调整分配格局。实行非税收入财政预算统管制度,缩小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加大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支持和扶持力度,缩小城乡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加强个人所得税尤其是较高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稽征,平衡收入差距。

(九)坚持生态立县,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加强城乡环境保护。认真开展“泾县生态日”活动,抓好国省道两侧及城镇周边区域山体植被保护,切实做好封山育林工作。加快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文明家庭和环境优美乡村创建活动。开展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重点的生态乡(镇)村建设。

加强污染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好项目环保审查关。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依法关停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完成水泥、煤矿企业的污染治理。积极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加强污染监测和环境监管,对超标排污企业予以曝光,公开处罚结果,保持严查严打的高压态势。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的政策引导、宣传发动,启动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逐步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变污染末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延伸机电制造、矿产开采加工产业链,抓好循环链接。在宣纸行业试行集中制浆、统一供浆,努力做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总结推广蔡村宏泰竹业经验,提高竹木加工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效。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引导有条件企业和行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争取实施“沼气”项目,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十)强化国策意识,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落实人口控制效果指标,加强城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稳定全县低生育水平,逐步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做好农村独(双)女困难户帮扶工作,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强计生干部教育培训,改善计生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争创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

狠抓土地集约利用。适应国家土地紧缩政策,注重土地综合利用,提高集约化水平。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抓好土地开发复垦,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严格实行定额供地管理,优先保证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项目用地需要,提高工业集聚点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比。继续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对闲置土地的开发、清理、监管和处置。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培育和发展矿业权市场,实行矿业权招拍挂制度,适度控制矿藏资源开采总量。

加强“十一五”规划编制。衔接“十五”规划,立足泾县县情,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特点,谋划编制“十一五”规划。认真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充分挖掘规划编制素材,增强规划的实用性。更新规划理念,创新编制方式,实行“开门做规划”,邀请专家和学者参与规划编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当前,全县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在政府机关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推进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施政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一)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进取意识

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进一步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增强忧患意识、超前意识和机遇意识,以明确的目标追求,严格的工作要求,推动加快发展的速度。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动力,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创业,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和弊端,以良好的发展环境,饱满的工作热情,构筑加快发展的服务平台。坚持把干事创业作为评判干部的主要标准,旗帜鲜明地支持鼓励创业者、关心爱护改革者、批评教育空谈者、追究惩治误事者,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坚持把为人民群众谋利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常思为民之责,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组织开展“满意在基层”、“满意在群众”公开评议政府机关活动,强化“民本”意识和“公仆”观念,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上。进一步加强信访网络、政府热线电话、县长信箱和市民论坛建设,搭建沟通民意的桥梁,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真正使群众有理能诉、有疑能释、有难能解。

(三)全面加强能力建设

在政府机关大兴学习之风,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必需的科学技术知识,树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培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实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社会稳定,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工作谋划,妥善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好各类社会矛盾,提高统筹兼顾抓工作的本领。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

(四)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坚持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步伐,进一步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加快“数字泾县”建设,构建各乡镇、各单位政务网络平台和政府网站体系,实现政务系统互联互通。推行无纸化办公,试行网上审批,提高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办事限时制和并联审批制,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改进政务工作流程,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加强政务督查督办,强化目标考核管理,成立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建立机关效能评议、考核、奖惩和监督体系。

(五)始终保持公正务实的工作作风

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做到处事求公、共事求和、干事求实、从政求廉。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承担责任,凡事出于公心、基于公平、归于公正。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加强协调配合,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团结的事,努力营造团结进取、和谐向上的政治氛围。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多做默默无闻、有实效的事,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多做解决困难、化解矛盾的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发展,以兢兢业业的精神狠抓落实。

(六)扎实开展廉政建设

牢记“两个务必”,严格执行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行述职述廉制度。重点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围绕优化发展环境、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执法监察。不断加强审计监督,巩固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立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保廉制度。全面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工作体系。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一年充满机遇,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竭尽心智,狠抓落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