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3257952/200808-00011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200808_PF001030601200808003
发布日期: 2007-03-02 00:00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07-03-02 00:00 来源:泾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2007年2月8日在泾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泾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 平



   一、过去四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四年,是我县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迎接各种挑战的四年;是我县经受阻截非典、禽流感疫情等多种考验的四年;更是我县在负重中拼搏、在困境中奋起、在继承中发展的四年。
   过去四年,是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及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通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四年;是我县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四年;更是我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明显改善的四年。
   这四年,我们坚持加快发展,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不放松,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26.8亿元,较上年增长12%,年均增长11%;财政收入(不含基金)2.01亿元,较上年增长26.4%,高于年初人代会12%的目标14.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较上年增长20.4%,高于年初人代会18%的目标2.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3.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末的26.2:30.5:43.3调整为23.8:34.5:41.7。
   工业主体地位明显增强。着力培育宣纸宣笔、电机泵阀、矿产品深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实施促进宣纸宣笔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电机产业集群成为全省30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以方解石为主导的非金属矿业和以铜钼矿为主导的有色金属矿业支柱逐步形成;在全省率先建立矿业权市场,实现矿业权招拍挂价款1225万元;6个农产品主导产业和产品基地初具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80户,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3.2亿元,较上年增长37.5%,年均增长32.3%;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2,比2002年末提高了84.4;新增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7个、市级名牌产品13个和省著名商标3件、市知名商标10件;13家企业获得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油生产稳定增长,茶叶、蚕桑、畜禽、木梳油画笔、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经济作物比重达40%,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5%。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3户企业跨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行列,命名县级龙头企业10个,特色村20个,组建农村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35个;18个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获得国家认证;推广应用新技术319项、新品种136个;农业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0%;榔桥镇获“中国木梳之乡”称号;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示范村面貌大为改观,11个乡镇村庄布点规划和17个省市新农村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建立新农村各类理事会44个,“三清、四改、一推”工作广泛开展;社会化办林业成效显著,林业承包大户发展到280户;组织参加名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和展销会6次;成功举办4届汀溪兰香茶交会、3届木梳节。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0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5.1%、30.1%,年均分别增长24.7%、31.1%,是全省7个旅游经济强县之一。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品牌效应显现;新四军军部旧址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跻身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和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列;水西景区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红星宣纸集团、泾县宣笔厂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星级宾馆4家;创市级“十佳”旅游商品3个;成功承办省委纪念王稼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合肥、南京、上海旅游推介活动6次。
   这四年,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各项改革取得突破,开放水平逐年提高。
   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盘活存量资产2.3亿元;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日趋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完成,财源建设活力增强;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税全面取消;机构改革继续推进,职能配置更加科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顺利,精简单位257个,压缩编制1514个,实行全员聘用制,分流安置人员583人;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管辖范围调整完成,乡镇由21个调减到11个,村(居)委员会由264个调减到148个;金融体制、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完成,教育、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全力推进东向发展。招商引资效益年、促进年、提高年、创新年活动成效明显,实际利用外资、内资分别达1302万美元和25.7亿元。引进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58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80个;先后在北京、上海、湖州南浔、无锡、绍兴新昌设立办事处;组织参加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广交会及皖鲁、皖粤经济技术合作等重大投资贸易活动;成功在外举办9次招商推介会;新增三资企业12家、自营进出口企业17家,出口创汇1.1亿美元,是全省十个进出口强县之一;成立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实行“圆桌会议”、“帮办”、“有诉必查”、“先批后进”、“先赔后破”等五项制度;推进全民创业,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9308户,私营企业802家,从业人员7.8万人。
   园区经济加速发展。完成城东工业集中区整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农民新村规划和环评规划编制评审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亿元,“八通一平”建设进展顺利,起步区框架基本形成。签订入园协议19个,总投资3.4亿元,开工项目12个,入园资金2.3亿元,建成投产企业3个;积极支持乡镇特色园区建设,城西工业集中区、榔乔木梳油画笔加工区、茂林泵阀工业集中区、琴溪铸造工业集中区、丁家桥造纸工业区、云岭和桃花潭石粉加工区等乡镇工业区规模不断扩大。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扎实开展项目突破年、推进年活动。建立工业、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社会事业5类项目库;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中国宣纸城一期建设完成,红色旅游项目开工建设;82个“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项目基本完成;威能电机、亿通铜材、西玛特机床、万顺球墨、金山粉体、腾达科技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74个,总投资规模达23.3亿元,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这四年,我们坚持创优环境,大力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新一轮《泾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泾县县城总体规划》批准实施,乡镇总体规划基本调整完毕。积极创新土地收储运营方式,招拍挂经营性用地51宗,土地综合收益3.6亿元;市政建设累计投入4.5亿元,城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8万人;建成住宅小区6个46万平方米;县行政服务中心、公安指挥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疾控中心、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皖南第一街基本建成;广电中心、消费者维权中心、财政结算中心、公安两所一队、县医院综合大楼全面封顶;县中医院综合大楼、交警122指挥中心等建设有序进行;环城南路、谢园东路、财富大道、桃花潭东路、稼祥北路等一批城区主次干道修建完成;幕桥路、红星路、迎宾路、五里岗路改造完成;四鑫大市场、汇金大市场、云岭MALL商业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新建和改造红星广场、宣纸文化广场、滨江花园、“六一”广场、“夕阳红”广场、“三角公园”等市民休闲广场,新增绿地21万平方米;加强城市管理,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茂林、榔桥、云岭等中心集镇建设不断加快,黄村、汀溪、蔡村等乡镇办公条件明显改善,80个行政村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城镇化率由2002年末的19%提高到27.8%;各项水利工程建设投资1.1亿元,12座水库得到除险加固,69处重点水利工程得到建设;河道砂石开采规范有序;农田基本建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取得成效。
   道路交通显著改善。公路建设投资3.5亿元,完成205国道泾县至南陵段拓宽改造、琴溪桥和幕山桥复桥以及322省道改线一期、二期工程;实施县乡通达工程,开工项目11个,建设里程94公里;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开工项目45个,建设里程195公里。
   这四年,我们坚持富民优先,致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群众得到实惠更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财税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严格依法治税,大力培植和开拓财源,工业、建安、矿山等行业成为财税增长的强劲动力;非税收入征管加强,财政保障功能得到提高;努力完善财政综合预算、预算论证、预算追加听证制度,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健全;建立政府采购制度,节约资金980万元;金融对地方经济建设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投放净增5.7亿元,其中小额涉农信贷2.3亿元;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实行村干部报酬全县统筹;化解县乡政府债务工作被列入省试点县;争取上级各类资金3.7亿元,有效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扶贫开发工作迈入新阶段。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3亿元,完成57个村整村推进工作,解决5000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帮助1.1万名低收入人口巩固温饱成果;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5平方公里,解决1.6万人饮水困难;兑现各种涉农补贴6670万元,并实现“一卡制”发放,农民人均累计政策性增收223元;培训农村劳动力10860人次,劳务输出净增10257人;落实“一费制”、“两免一补”政策,在全省率先建立贫困大学生、高中生助学金制度,实施“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资助贫困学生1295名,基本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因贫失学问题;争取中直、省直部门帮扶资金1100万元,完成各类援建项目17个;选派71名干部和43名扶贫指导员到村挂职,建立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制度。
   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进展。举办14期就业洽谈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94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1897个,5737人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医疗、工伤保险逐步完善;发放和支出养老保险金、失业救济金、医疗保险金、工伤保险金2.3亿元;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城镇低保4092人,农村低保8681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090万元;建立救灾应急机制,下拨救灾款425万元,筹措发放“送温暖”资金134万元;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慈善协会,对87名困难群众实施人道救助。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5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9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1.8%、7.6%,年均分别增长13.3%、7.4%;各项存款余额30.7亿元,较上年增长17.8%,年均增长19.4%;建成经济适用住房2.1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面积由2002年末的17.5平方米提高到22.5平方米;城乡销售网点不断扩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亿元,较上年增长12.7%,年均增长9.8%,全市最大的超市——苏果泾县社区店在我县落户,经营商品2万多种;住房、旅游、卫生保健、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等消费明显增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实现同网同价;全县固定电话、小灵通、手机、网络宽带用户分别达8.1万门、1.2万门、7万户、0.6万户;小汽车私有量达2869辆。
   这四年,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局面保持稳定。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编制并实施生态县建设规划,加快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举办“5·18”生态日系列活动,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3个,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3500口,新建改建无害化厕所2万座,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6万平方米,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生态村2个、生态示范户20户;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强化环境监理监测,环保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完成世行项目造林、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国家和省级公益林项目49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2%;野生动物保护得到加强,森林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5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5项;撤并中小学校97所;新建、改建农村中小学校舍4.3万平方米;创建省级示范中小学2所,市级示范中小学9所,建设寄宿制学校6所;“两基”成果得到巩固,素质教育继续推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普职比提前五年达到省颁标准;发展民办中小学5所;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参合农民达25万人,参合率达85.7%;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8%以上;完成四批文化信息入村工程和档案模式改革;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双生”市场整治取得成效;扎实开展国防教育,进一步深化双拥工作;城镇退役士兵(士官)实现货币化安置;殡葬改革深入推进,火化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县殡仪馆搬迁完成;批准成立各类文体协会18个,争创省级“杜鹃花工程”2个,校园文化、广场文化、节庆文化、民俗文化活动特色鲜明;《泾川》等一批反映泾县历史、文化的书籍相继出版发行;新增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3处,公布县保单位8处;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加大;“文房四宝”特种邮票正式发行;被评为新一轮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单位;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工会、残疾人、老年人、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康发展。
   平安泾县建设全面推进。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302起,其中重大刑事案件460起,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3814名,摧毁犯罪团伙126个,抓获网上逃犯236人,实现命案必破目标,公安部挂牌六年的B级逃犯成功抓获;“四五”普法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正式启动;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农村人民调解网络覆盖面达100%;推行领导接访、下访制度,设立县长信箱,建立网上信访受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依法关闭小煤矿6个,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改善。
   这四年,我们坚持服务创新,致力提高政府工作水平,政府职能不断转变,自身建设明显增强。
   政府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民服务能力和意识增强;加强政务督办,强化目标管理,推行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电子政务系统投入使用,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政务服务中心职能逐步强化,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并联审批制,建立乡镇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为民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
   政府法治建设进程加快。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严格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298项,减少131项;成立县政府法律顾问组;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上岗制度;建立政府部门法定代表人行政应诉出庭制度;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8起,行政应诉16起;顺利完成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
   积极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办理人代会议案7件、人大代表建议420件和政协委员提案371件;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深化廉政督察,健全科级干部廉政谈话制度,注重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建设工程审计制度。
   
   刚刚过去的2006年,我县国民经济发展加快,运行质量继续趋好,发展环境明显优化,经济活力显著增强,乡镇实力得到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亿元;招商引资突破8亿元;金融贷款净投放突破2亿元;城东工业集中区被批准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投资1亿元的茂林铜钼矿项目即将投产;南华牌电机获国家级名牌产品称号;中国宣纸集团跻身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行列;投资7100万元的云岭11万伏变电所开工建设;投资3740万元的章渡、包合土地整理项目开工建设;水利兴修获省“江淮杯”金奖和市“水阳江杯”一等奖;化解县乡债务工作获省一等奖;旅游工作、县乡通达工程被评为市一等奖;云岭镇继泾川镇之后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新四军军部旧址被授予AAAA级景区,王稼祥故居和江南第一漂景区被授予AAA级景区;投资5200万元,全省最大的旅游国债项目——新四军军部旧址史料陈列馆及其附属工程开工建设;黄田村古民居群被授予国保单位;宣纸和宣笔制作技艺分别被国务院和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市率先试点;成功争创全国农村中医工作、牙防工作和健康扶贫工程先进县;国防教育、绿化、1%人口抽样调查、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获国家级表彰;获省双拥模范县称号;被表彰为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职业教育经验在全省推广;皖东南最先进的泾中400米塑胶标准运动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两纲》中期评估工作顺利通过国务院妇儿工委检查验收。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四年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具体工作中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和牢牢把握:
   必须坚持发展为上。四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贯彻实施“一主两翼”和“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两翼富民、统筹发展”发展战略,积极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居民获得更多实惠。实践证明,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发展就难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群众就难以满意。
   必须坚持改革为先。四年来,我们始终把中央的精神与泾县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各项改革步伐加快,充分调动全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推进改革,才能增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必须坚持招商为重。四年来,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当作经济工作的龙头老大,积极推进东向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通过招商引资使我们发展步伐加快了,城乡面貌改变了,老百姓致富了。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合作,才能提升加快发展的活力。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四年来,我们立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首位,妥善化解各种矛盾,保持了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才能激发全社会创造热情,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
   
   四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关心和重视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支持理解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在全县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理解、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为泾县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驻泾部队、武警官兵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我们的头昂得更高,我们的腰挺得更直,我们的干劲鼓得更足。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加快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群众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竞争力还不够强;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还不够快;城乡协调发展还面临新的问题;弱势群体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不稳定因素还依然存在;改革发展中还有很多难题。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县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五年;是实现人民生活大改善的关键五年;更是全力构建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泾县的关键五年。当前,国家加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必须以超前的思维和高昂的斗志,在应对挑战中把握主动,在扬长避短中创造优势,在超越自我中寻求突破,以新的作为推进泾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今后五年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坚持“一主两翼”和“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两翼富民、统筹发展”的战略,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集群经济、旅游经济、城镇经济”,巩固发展县城东部,加快开发县城西部,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泾县。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是:
——经济更加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进出口年均增长15%以上。
   ——政治更加文明。依法治县不断深入,五五普法广泛开展,法治意识普遍增强;建立行政听证制度,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
   ——环境更加优美。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7%;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7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青弋江水质达到二类标准;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5%。
   ——社会更加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推进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导向,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变,则思路变;思想新,则思路新。面对困难和挑战,必须破除陈规陋习,推进思想大解放,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把创新精神与求实态度结合起来,以思想观念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
   推进发展进一步加快。新的发展阶段,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就无法超越先进。必须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勇气、竞相创新的锐气,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源充分开发出来,使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推进改革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优,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上取得新进展;敢闯敢试,在探索加快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放宽放活,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取得新成效;务实求实,在改革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工作方式上取得新经验。
   推进社会进一步和谐。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平安泾县。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和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推进生活进一步改善。密切关注弱势群体,全力推进扶贫开发,着力创造就业岗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速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社会,繁荣各项社会事业,使全县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发展成果。
   
   三、努力做好2007年各项工作
   2007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2.37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增长8%以上;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增长20%以上;引进省外内资增长18%以上。
要实现今年各项发展目标和任务,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着力使2007年成为新农村建设促进年,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围绕“新农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意见,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基础突破,试点示范”的思路,加快新农村建设。
   以改善农村面貌为重要抓手。整合以工代赈、财政发展、土地整理、公路建设“村村通”、人饮工程、改水改厕、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17类项目资金共计9600万元投入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三清、四改、一推”,以“户装袋,组集中,村运输,镇处理”为原则搞好村庄垃圾处理,完成榔桥、茂林等乡镇一个符合要求的垃圾处理场建设;全面推广改水改厕,示范村改厕达到90%以上;新建农村沼气池2650口;完成80%以上行政村“村村通”建设任务;解决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达标供电和农网改造工程;加强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利兴修为重点的防洪保安工程。在以上项目投入基础上,财政再计划安排140万元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
   以发展农村产业为首要任务。以构建现代农业制度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产业化进程,着力打造农产品产业集群。财政计划安排100万元农业发展资金,用于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效益农业,实施“551”强龙工程,突出发展畜禽、木竹加工、茶叶、蚕桑、粮食、蔬菜等六大主导产业,重点扶持以裴顿肉鸡、华英种鸭、祥泰种猪等为主的畜禽养殖业;以宫廷润发木梳、春雅宏大画材、宏泰竹制品等为主的木竹加工业;以汀溪兰香、涌溪火青和乌龙茶为主的茶叶种植加工业;以鑫源缫丝为主的蚕桑生产加工;以天丰粮业、益农米业为主的粮食加工业;以正兴隆酱菜、泾景食用菌为主的蔬菜(食用菌)加工业。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目标。以畜牧富民、竹业富民、农机富民工程为载体,大力建设产业基地,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安全监督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争创农产品著名商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充分发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作用,加大扶持力度,确保不少于70%的扶贫资金用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与对口帮扶单位联系,多渠道筹资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多元化投入扶贫开发的格局;启动第四批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结合“五五”普法,提高农民法治意识;开展技能培训,培训农民3000人;引导和规范发展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微观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强劲动力。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加大对乡镇扶持力度,确保乡镇、村干部工资发放,确保乡镇、村组织正常运转,激励乡镇加快发展,实现县乡干部职工经济同等待遇。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严格预算约束,完善财政监督,积极构筑公共财政框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清理部门小金库;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大对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的监管,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严防农民负担反弹;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积极化解乡镇、村债务,债务率降到20%以下;加大土地流转,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完善县乡机构改革,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力;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
   (二)着力使2007年成为开发区建设推进年,平台效应尽快显现
围绕省级泾县经济开发区“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基本建成”和乡镇特色园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强力推进平台建设,加快开发区和乡镇园区发展。
   完善开发区管理模式,做到管理体制更加科学。按照省级开发区筹建要求,尽快组建国土分局、财政分局、规划建设局、招商发展局和综合办公室;借鉴外地开发区管理的成功模式,积极探索符合泾县县情的开发区管理新体制,形成滚动发展新模式。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基础条件更加完善。按照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要求,基本完成起步区“八通一平”建设。计划投资4000万元,动工兴建城东高架桥,使开发区与主城区连成一片;实施创业路、财富路、丁香路绿化、亮化工程;开工建设35千伏变电所;继续实施幕溪河整治工程;加快幕山新村建设。
   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做到开发区建设滚动发展。开发区管委会要研究建立自求平衡、良性循环的投入机制;通过盘活土地、财政投入、开行申贷、BT模式等多种融资手段,确保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超过1亿元;通过强化招商,做到每月有一个千万元以上投资的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引资投入1.5亿元。
   发挥开发区集聚功能,尽快显现平台效应。根据“一区多园”思路,建设服装、粮食、机械加工区和再就业、扶贫园中园;建设开发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提高配套服务水平;将开发区建成全县工业项目、大项目投入的集聚地,做到基础共享、服务连贯、上下游配套,2007年起步区实现3000万元的税收。
   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发展乡镇特色园区。财政计划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乡镇园区基础建设以奖代补。重点加快城西民营工业集中区、榔乔木梳油画笔加工区、茂林泵阀工业集中区、琴溪铸造工业集中区、丁家桥造纸工业区、云岭和桃花潭石粉加工区建设。
   (三)着力使2007年成为工业经济振兴年,加快集群经济发展
   围绕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意见,立足振兴工业经济,加快发展集群经济。
   扶持壮大集群龙头。财政计划安排15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鼓励工业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宣纸宣笔、电机泵阀、矿产品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四大集群,每个集群重点扶持2—3户龙头企业。宣纸宣笔产业集群以红星宣纸为重点整合品牌、完善机制、提高效益;电机泵阀集群以南华电机为重点发挥品牌效应、壮大集群规模;矿产品深加工集群重点是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深加工水平;农副产品深加工集群重点是壮大规模、提升档次。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工程,带动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创新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鼓励工业企业、专业协会与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合作。
   组织实施“三五”工程。通过资金、政策、服务,重点支持五个成长性比较好的企业、五个成长性比较好的项目、五个成长性比较好的产品,每一个企业安排一名县领导联系,重点协调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主管部门每季度调度一次,确保通过“三五”工程的实施,使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项目、产品发展壮大。
   着力破解企业难题。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通过清理闲置、盘活存量、开发复垦、注重节约、争取指标等措施,积极化解用地难题,优先保证重点工业项目用地;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环境,充分发挥县国投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作用,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每年为10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进一步发挥政府的沟通、协调功能,主动为银企之间牵线搭桥,增加信任;继续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月活动。
   (四)着力使2007年成为旅游经济提高年,打造江南魅力名县
   围绕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意见,加快“三大核心产业”和“旅游六大要素”建设,争取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
   景区建设要有新进展。财政计划安排10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用于鼓励和引导景区景点建设。加快推进新四军军部旧址史料陈列馆和宣纸文化园建设进度;加快建设桃花潭风景区、黄田古民居、赤滩明清民俗文化一条街、茂林皖南事变激战地等重点项目;继续实施景区“四个一”建设工程;完成水西景区、桃花潭景区的AAAA级景区创建。
   运行机制要有新突破。立足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和协调,改革旅游经营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行政推动发展、市场导向发展等多种模式的旅游经营管理和发展路子;完善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并重的经营管理机制;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尽快形成各景区之间游客共享、服务联动、一票到底、标准统一的新型运行机制。
   乡村旅游要有新亮点。加快建设月亮湾艺术写生会馆、龙桥山庄、高村山庄、古檀山庄等一批休闲度假山庄;继续推进优秀旅游乡镇争创工作;发展农家乐旅游,做大做优查济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其他乡镇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家乐旅游点。同时,吸引外资1亿元,开工建设四星级“迎来客”大酒店,鼓励现有宾馆、饭店上星级、上规模,在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档次上取得突破。
   队伍建设要有新提高。围绕建设一支过硬的营销队伍、接待队伍、导游队伍、管理队伍的目标,积极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通过旅游促销活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劳动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增强实践能力。
   (五)着力使2007年成为招商引资突破年,加快推进东向发展
   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高度重视项目招商,瞄准国家投资热点和方向,以项目吸引客商;继续坚持驻点招商,巩固、调整、扩大驻外办事机构,积极拓展对外驻点招商工作,有效延伸信息触角,织大织密招商信息网;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加快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招商队伍;积极推进以企招商,鼓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对外合作;突出产业优势,充分依靠宣纸宣笔、电机泵阀、机械加工重点骨干企业,加速产业集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矿产、农林、旅游等资源优势转化。
   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优化政务环境,一切着眼于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不折不扣的执行政策,严格兑现作出的承诺,继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服务环境,建立一支优质帮办队伍,实行对外来投资服务公开承诺制,加快建立外来投资商“绿卡”制度,加大对影响环境的违法违纪案件查处,严格执行“圆桌会议”、“帮办”、“有诉必查”、“先批后进”、“先赔后破”等制度;优化人文环境,大力弘扬明礼诚信、积极向上、守纪文明的精神风貌,营造浓厚的敬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氛围。
   积极挖掘人力资源。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采取切实措施,摸清泾县籍在外有成就的公务人员情况,动员他们积极为家乡穿针引线,引进技术、人才、资金;摸排、掌握7.4万名外出务工者情况,重点动员100个成功者回乡创业;鼓励与泾县有往来的大客商、投资者积极为泾县牵线搭桥,为泾县发展出力。
   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继续对乡镇及其特色园区开展招商引资考核评比,推进主要经济主管部门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继续坚持一月一报告、一季一通报的调度制度,定期公布招商引资进度情况;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和“招商引资双十佳功臣”评选活动;强化舆论导向,激发招商动力。
   (六)着力使2007年成为项目建设加强年,培育经济发展支撑力
   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以项目支撑大开放、大开发和大发展。
   充实调整项目库。围绕“十一五”规划总体布局,重点研究和解决制约泾县发展的“瓶颈”问题。编制污水处理、城区垃圾处置、城市管道液化气、城西综合开发、205国道东迁、青弋江三桥等一批公共产品项目;编制一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优质项目;编制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附加值高、辐射能力强的新项目,实行分类储备,责任申报,跟踪调度,动态管理。
   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坚持县领导联系、部门帮办重点项目制度,落实项目主体,强化项目跟踪考核和督查落实,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稳步提高重点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今年,计划安排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00项,总投资约13.5亿元,重点抓好城东高架桥、电力调度中心、宣城润森电动车制造、上海科祺电机调速装置生产等20个项目,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全面完成茂林铜钼矿、东升纳米碳酸钙生产、园通机械制造、真本LED灯具生产等20个项目,确保年内投产见效;抓好新四军军部旧址史料陈列馆、云岭11万伏变电所、“迎来客”大酒店、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等20个项目,力争年内取得较大进展。
   扎实做好“五个一批”项目。围绕四大集群经济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工业项目;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批农业项目;围绕三大核心产业建设一批旅游项目;围绕扩大城区规模、提高城市品位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项目;围绕方便群众生活和改善县乡办公环境建设一批社会事业项目。
   把握项目工作的重要环节。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签约履约率、资金到位率;落实好项目计划、资金和用地,确保在谈项目早签约、已批项目早动工、在建项目早见效;健全项目资金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强化责任意识,全面落实项目责任制,细化到每个环节,加强项目管理,建立项目数据库、竣工登记和月通报制度;整治项目建设环境。
   (七)着力使2007年成为城乡建设攻坚年,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坚持老城区改造量力而行,与城市居民的接受程度和稳定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新城区建设以项目带动,与开发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乡镇行政中心调整与集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
   科学制订规划,加强指导与控制。启动全县土地利用整体规划修编工作,严格按照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实施住房规划和经济房建设规划;编制城西区域建设规划,尽快形成西园、中城、东工的格局;编制城区道路、给水、排水、环卫、燃气、消防、地下管线等专项规划;全面完成乡镇集镇规划修编;编制实施村庄布点规划和建设规划。
   多渠道加大投入,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实施荷花塘区域开发,打造城市文化客厅;贯通稼祥中路,沟通县城北区;延伸体育路与环城南路连接,拉开西南城区框架;实施财富路、泾川大道、谢园路景观工程;结合拆危和夜市建设,实施交通路改造工程;启动人武部搬迁、党校搬迁、建设大厦、城市建设展览馆、城市防洪二期等工程;新建检察侦查技术中心、青弋江上游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投入4500万元,其中县财政计划安排400万元,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完成通村公路200公里;启动322省道三期工程;加快建设云岭11万伏变电所;鼓励乡镇加快集镇基础设施改造;启动榔桥、云岭、桃花潭镇行政中心建设。
   创新城管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设强势行政执法队伍,加大对违反城市管理违法行为的查处,严厉打击各种违法建设行为;加快环卫体制改革,探索市场化保洁的新举措,逐步添置市容清洁装备,新建和改造城市垃圾池、公厕,积极争取垃圾处理项目;规范城市拆迁行为,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快开通城市公交,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争创省级园林城市和文明县城,打造江南旅游名城。
   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城区规模。实施城东高架桥工程,连接新老城区;分步启动城北防洪工程和城北区建设;创造条件,启动县城西部开发,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有序发展房地产项目,重点建设水岸秋语、绿阳花园、八达万隆等住宅小区,建设工程面积保持3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300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实施“安居工程”;改造城区背街后巷;按照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要求,继续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城造城。
(八)着力使2007年成为全面协调发展年,建设和谐新泾县
   优先发展科教事业。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继续帮扶贫困高中生和大学生,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基本消灭农村中小学危房;积极推进民办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加强“两后”教育;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逐步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机制,积极探索留住人才的措施;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提高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完善县乡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切实解决农业技术入户难问题。
   完善保障救助体系。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免费开展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继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启动生育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加大社会保险金的清欠力度,做到“两个确保”;鼓励群众参加商业保险;加大劳动监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清欠查处力度;在现有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基础上,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平均补助146元提高到260元;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平均850元提高到1200元。
   努力加大环境保护。继续推进生态县建设,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群众健康为立足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造纸、化工等污染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保认证;实施重大项目环境影响公众听证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加强对企业排污的监控,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推行企业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举办2007泾县生态日暨月亮湾农民生态节活动;结合实施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封山育林规模,全面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始终保持打击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平安泾县”创建活动,组织扫黑除恶、查禁黄赌毒等专项斗争;倡导社会美德教育;深入开展信访秩序整治活动,教育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加强城区送殡、养犬和烟花爆竹的管理;继续开展小煤矿关闭、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明显改善。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公共卫生防控、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强化合作医疗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深化乡镇卫生体制改革,加强村级卫生机构建设;落实人口控制各项效果指标,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城区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各项奖励政策;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发展竞技体育;推进“超市下乡”工程;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编制国保单位保护规划,迎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编辑出版宣纸“四书一册”;举办新四军建军70周年纪念活动;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加快村级公墓建设;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和县志修编;继续做好全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县工作;高度重视和关心老干部生活,发挥老干部作用;做好老年人、残疾人工作,积极开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档案、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
   
   四、积极建设为民政府
   新一届政府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一)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八荣八耻”、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全面把握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素质保障;全体政府组成人员率先解放思想,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勤于学习,善于实践,敢于为创新担风险,勇于为发展尽责任,甘于为基层作奉献,在攻坚克难、突破瓶颈上取得显著成绩。
   (二)坚持步调一致,努力建设效能政府
   认真贯彻《监督法》、《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完善县政府法律顾问组制度,建立土地、环保、安全生产顾问制度;健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决策公示、听证以及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咨询论证和督查督办等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年”活动,严格落实“六条禁令”等各项规定;全面推行岗位责任、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严肃政纪,确保政令畅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诚恳接受新闻舆论和公众监督,高质量办理人代会议案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坚持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制度;主动听取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意见;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谋发展。
   (三)坚持求实干事,努力建设责任政府
   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富民强县的重责,牢记发展的重任,敢于负责,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上来;干实事,求实效,出实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决杜绝“花架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推进政企、政事、政资分开,推进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在公共服务部门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全面实施电子政务,精简各类会议、文件和不必要的应酬;健全政府公共应急机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对社会公共安
   全问题的处置能力;坚持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坚持清正严明,努力建设清廉政府
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述廉、行政问责等制度;继续坚持土地使用、工程承包、产权交易等公开招投标制;严肃查处土地出让、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医药购销、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充分发挥县长热线、县长信箱、软环境建设办公室等监督平台作用;加强对公共支出的监管,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强化对重点工程、非税收入、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事业,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上,用在加快发展上。全体公务员务必牢记,清正廉洁既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也是我们自身安全、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成果丰硕,令人鼓舞;展望未来,使命神圣,催人奋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征程呼唤着我们,新的目标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人民,同心同德,务实敬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实现泾县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整村推进:对贫困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一规划,整合各项扶贫资源,集中投入,依靠贫困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的扶贫方式,以达到整村脱贫的目标。
   两免一补:两免是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杂费、教材费;一补是对享受“两免”的住校贫困学生进行困难补助。
   环保“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双生”市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市场。
   杜鹃花工程:以省花命名,以乡镇文化站为龙头,推广农村文化科学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文化工程。
“551”强龙工程:“十一五”末,全县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龙头企业;5个年销售收入超5千万元的龙头企业;50个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
   三清、四改、一推:三清是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四改是改水、改路、改厕、改圈;一推是推广沼气。
   畜牧富民工程: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建设优质畜禽生产基地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生产、动物疫病防控、投入品市场监管和社会化服务。
   竹业富民工程:提升竹林经营水平和林分质量,实现竹林增效。
   农机富民工程:加大农机化政策投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产学研工程:由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提供研究成果,企业购买或合作,或由企业提供资金,提出技术研发要求,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按企业要求研发的一种合作形式。
   景区“四个一”工程:在各景区配套建设一个停车场、一个游客接待中心、一个购物中心、一座旅游公厕。
   “两后”教育:对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后未升学人员的从业培训。
   宣纸“四书一册”:“四书”是《中国宣纸史话》、《中国宣纸杂谈》、《中国宣纸生产技术史稿》、《中国宣笔简史》;“一册”是《中国宣纸与书画》。
   “超市下乡”工程:依托城市大型超市、商贸公司和农资公司到农村集镇投资建设日用品超市和生产资料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