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3257952/201301-00018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13-01-08 00:00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3-01-08 00:00 来源:泾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312日在泾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泾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的工作总基调,克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台风海葵正面冲击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势头。

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8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亿元,增长17%;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增长21.2%。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年来,我们以争创省级“科学发展先进县”为目标,突出抓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工业经济稳健运行

抓企业帮扶。坚持工业强县,将帮扶工业企业置于经济工作的首位。在经济形势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们超前研判、及时布置、积极应对。调整完善联系帮扶重点工业企业制度,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外贸加快发展等政策。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按照奖扶政策,及时、有效、快速地兑现各类奖扶资金8000余万元。设立2000万元企业还贷周转金,共为19户企业提供1800万元应急周转金,帮扶中小企业应对难关。启动省级金融生态县创建。全县4家金融担保机构共为239户中小企业贷款担保3.7亿元。全年新增贷款8亿元,增长20%。其中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扶持占新增贷款的80%左右,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多措并举,努力化解企业“用工难”、“用地难”。通过共同努力,8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增加值18.3亿元,增长18%。装备制造、环保节能、新型材料等 16个行业增加值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县工业增值税全年保持正增长。地方工业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平稳增长。

抓创新发展。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户,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4个、省级名牌企业2户,承担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7个,实施省级节能项目2个。成立县中小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组建1个院士工作站,完成13个省重点技改项目。宣纸书画纸及文化用品质检中心获批筹建。省级电机产品及零部件质检中心正式运营。宣纸集团公司2万亩青檀林项目开工建设,70万斤燎草基地建成,上市工作快步推进。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的目标任务。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抓产业集群。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电机泵阀、宣纸书画纸、矿产品加工三大产业产值达51.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62.4%。新兴产业初具规模,LED光电产业投资1.2亿元,园区一期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成使用,华川照明、燕青雄士等4户企业投产运营;轴承加工产业投资3.6亿元,9户企业全面投产,集原料加工、配件生产、轴承组装为一体的生产基地初步建成。荣获全国十一五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先进集体称号。

二、农业经济增产增收

种植业稳中有增。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45万亩,产量16万吨,实现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长,连续六年丰产丰收。茶叶、蚕桑、烟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1万亩,产值12亿元。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养殖业提质增效。新增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生猪、家禽养殖规模化率分别达42%85%。启动国家级畜牧血防综合治理项目,推进安泰20万头精品黑猪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华昌农业2500万羽家禽屠宰生产线建设,实现产量、效益同步增长。

林木业持续发展。新增速生丰产林2000亩、竹笋用林4200亩、造林补贴试点8200亩,林木蓄积量达560万立方米。杉森木业投产运营,艺达笔刷、双联工艺日益壮大。马头林场被列入国家级松林良种培育基地,4家林业合作社跻身省级合作社行列。

美好乡村建设强力推进。出台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安排专项资金280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800万元,带动投入1亿元以上。25个美好乡村示范村和27个村的村庄整治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率达100%,实现了四有、六无目标。改造农村危房2200户。完成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南湾、样里等13座危桥改造工程。解决3.5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扩容清淤塘坝沟渠174处。修复岗子山大桥等主要水毁设施20处。改造溪口-桃花潭、茂林-铜山等11条县乡道路50.9公里。新增农村公交班线6条。

三、服务业活力显著提升

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出台多项支持旅游业发展政策。全年接待游客40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5亿元,增长21.9%20.9%。连续三年荣获全市旅游经济发展奖。景区品质逐步提升,黄田景区被评为AAA级景区,桃花潭镇通过省级最佳旅游乡镇初评。桃花潭万村老街、茂林十里长堤等修复工程启动建设。桃花潭畔文化商业街等4个超亿元旅游项目正式开工。宣纸博物馆完成主体钢构工程。旅游接待能力显著增强,新增省级知名旅游商品企业2家,创建五星级农家乐1家、三星级农家乐4家。皖南国际大酒店开始营业。改版旅游资讯网,开通旅游官方微博,发行自助旅游指南。与央视及多家省市媒体合作,拍摄《走进查济》、《转变》等多部宣传片。

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加快文化强县建设实施意见,编制文化产业规划。全面完成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任务。各乡镇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投入使用。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新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公布第六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举办铁军精神巡回展、2012群众文化周、“泾川风”送文化下乡、庆祝十八大专场文艺汇演等活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商贸聚集逐步加速。出台扶持服务业发展政策。全县38家限上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5.1亿元,增长38%。文房四宝大市场正式立项,家具建材大市场、茶文化大市场成功挂牌,即将开工。启动城区农贸市场布点规划编制,推进太平湖市场改造。落实家电下乡、节能补贴等惠民措施,兑现政策性补贴1804万元。创建全省首批放心肉市场体系。完成县级储备粮轮换任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全年投资7.6亿元,交易面积达17.1万平方米。

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全力以赴抓项目。加强项目储备,编制102个项目,总投资241.9亿元;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申报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类项目42个,总投资5.1亿元;加快建设步伐,18“861”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3.8亿元,30个市重点在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4亿元。合福高铁泾县段建设进展顺利。牛岭水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5国道榔树口至双坑段改建工程完成招投标。

稳步推进筑平台。加快县经济开发区扩容升级,收回、盘活存量土地800亩,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9.2万平方米。开发区政务中心、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使用。华栋轴承、恒久轴承等32家企业开工建设,裕生机械、瑞宏汽配等16个项目有序推进,创玺铸造、埔义传动等20户企业投产运营,实现区内工业总产值34.7亿元,增长13%;税收2.2亿元,增长44.7%。云岭开发区推进发展,碳酸钙产业园开工建设,同创粉体、同盛碳酸钙等6个项目启动建设,中瑞塑胶、申宝粉体等9户企业投产运营。茂林泵阀产业园、丁家桥宣纸书画纸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城西、榔桥、蔡村等工业集中区加快发展,乡镇特色园区竞相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千方百计引外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修订奖励办法,完善激励机制,推进以商招商和产业招商,坚持组团招商和驻点招商。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亿元以上20个,实际利用省外内资89.8亿元、外资2047万美元。5万吨高精度钢管、轴承零配件组装等支撑型、补链型节点项目成功落户。年产300万只LED灯具等一批发展潜力强劲的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五、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规划引领,定位城市发展。加快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南门老街保护规划编制,启动城市照明、天然气、给排水、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完善城区出入口、文房四宝大市场等地段修建性详规,完成青弋江两岸、城东新区等区域的城市设计。

区域联动,布局城市空间。新区建设与老城改造协调推进、同步发展。加快教体新区、政务新区建设,泾中新校区一期完成主体工程,二期新校区和体育中心即将完成招投标工作,政务服务、环境监测、国防动员、民政救灾等中心投入使用。启动贺村、聂家岗、幕桥东路等区域“城中村”改造。

合理优化,完善城市配套。加快道路、管网建设,完成幕溪河公园南岸、泾川景观大道、幕桥东路、贺村东路政务新区段建设,桃花潭东路延伸段基本贯通。新增5公里供水管道、10公里天然气管道、13公里污水管道。实施城区三化工程,启动青弋江新大桥北端、老二桥至烈士陵园、幕桥东路、榔树口等4个城区出入口景观改造,完成43条背街后巷及荷花塘、红星广场、滨江花园等区域亮化、绿化工程,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

重点突破,规范城市秩序。针对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渣土处置、交通秩序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市容面貌明显改善。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加快城市保洁向城郊结合部、背街后巷延伸。成立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指挥部,集中人力物力,强力推进双查专项行动,开展集中强拆行动8次、定点强拆行动83次,拆除违法建设526 10万平方米,违建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精心组织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1亿元。建成安置房695套、廉租房143套、公租房1093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240万元。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8所,新增床位546张。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2860元和1600元,集中供养率达71%。完成县社会儿童福利院一期工程,建成留守儿童活动室11所。推进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有所增长。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向县内园区转移。积极举办就业技能培训、专题招聘会等活动,培训农民4425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548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755个,解决下岗失业再就业31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82万人。城乡低保补差标准全面提高。积极开展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各项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报销比例稳步提高。实施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发放等制度。提高抚恤标准。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被评为全省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教体事业稳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步伐加快,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更加完善。建成3个公办幼儿园、25个留守儿童之家,改造加固3950平方米中小学校舍,特教学校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宣城市工业学校列入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体彩健身馆投入使用。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医院新建项目基本完工,中医院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慢病防控示范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荣获全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县,再次被纳入新一轮实施“两纲”国家级示范县。启动589座散葬烈士墓集中迁建。档案方志工作取得新进展,出版《泾县志(1988-2005)》。改进和加强城乡统计工作。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提高。气象、宗教、外事、人防等工作顺利推进。税务、审计、工商、物价、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依法行政和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代会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扎实开展“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巩固提升年”专项活动。针对交通运输、河道管理中出现的超限超载、非法采砂等现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超限超载车辆近千台次,超限率得到有效控制。查扣非法采砂船只20余艘,重点河段的砂石盗采行为得到明显遏制。

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深化作风建设推进年活动。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完成75个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核减工程价款5774万元。充分发挥招投标统一平台作用,完成招标采购308宗,节约资金1.2亿元。加强公共财政监管工作,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依法规范纳税申报行为,完成了税收营改增试点工作。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8个部门在政务中心设立58个办事窗口。

    创新社会管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17起,重特大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全年未发生较大级别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入开展政府领导开门接访、信访隐患矛盾排查等活动,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的结果,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支持帮助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团结奋进、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理解、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为泾县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驻泾部队、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增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转变不快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持续扩大有效投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民生保障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013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工作,对进一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两翼富民、统筹发展。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推进“双十加”工程,努力打造经济强县、文化强县、生态强县,建设美好泾县。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财政收入确保增长12%,力争1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确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将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凝心聚力,促进工业经济加速发展

壮大特色、主导、新兴产业。致力打造县域特色产业。积极支持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带动全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增产增效,努力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致力打造县域主导产业。全力扶持皖南电机扩大总量、提升效益,引领全县机械制造产业扩容升级,努力建成机电制造业基地和节能高效电机制造“高地”。鼓励凯特泵业、南方泵业等泵阀企业完成生产线的省级技术改造项目,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扩大产出效益。做好方解石加工企业控制、引进和技改,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努力让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致力支持大企业发展。对总量大、产出高、牵动性强的重点规上企业在用地、用电、用工等方面采取“一企一策”帮扶,完成宝泰2万吨特材项目建设,确保隆鑫专项110千伏变电所和580立方高炉投入使用,促进精密铸件、特材加工产业高端化发展。致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确保和森钢管、华尔机械等项目投产运营,促进轴承制造产业一体化发展;完成燕青研发中心、LED封装车间建设,促进光电产业规模化发展。

开展全员招商引资。将招商引资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招商体系。组建一组一会三中心,成立高规格的招商领导组和招商项目评审委员会,统一指挥调度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成立帮办考核中心,严格帮办服务效能考核;成立招商考核中心,提高招商实绩在目标考核中的权重;成立招商服务中心,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形成招商合力。完善招商模式。突出优势产业招商,围绕我县电机泵阀、宣纸书画纸等优势产业和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主攻长三角、面向珠三角,实施驻点招商,开展专业招商,营造全员招商氛围,全面掀起招商新高潮。优化招商软环境。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集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夯实工业园区基础。投入资金2亿元以上,继续加快县经济开发区东扩步伐,新增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推进区内不规则、零星地块平整进度,盘活存量土地900亩以上,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以上。围绕一区多园模式,整合周边园区资源,规划蔡村特色产业园建设,谋划昌桥片产业基地建设。实现全年新开工项目30个以上、新投产项目20个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40亿元以上、税收3.6亿元以上。推进云岭经济开发区建设,确保10户以上企业入园,12户以上企业投产达效。进一步制定激励政策,支持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发展。

二、多措并举,推进农业稳步发展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结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施“十万亩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行动”,完成2000亩油茶、5000亩蔬菜、7000亩茶叶、万亩烟叶、万亩青檀、3万亩竹林、4万亩用材林基地建设。扶持华昌农业、翰林茶叶、裴顿食品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市级5个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规模养殖小区2个、三品认证3个。促进丁渡酱菜、星火食品、苏岭山药等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电力条件。升级改造洗白路、南水路等县乡道路50公里,完成五星、花林、董村等9座危桥改造项目。加快220千伏琴溪输变电二期工程建设,确保云岭110千伏输变电二期扩容和汀溪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使用,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改善灌溉条件。完成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成3.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提升饮水质量。解决3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开展牛岭水库淹没区实物调查,力争3月底完成项目建议书。

三、加快融合,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

做强旅游产业。以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加强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为抓手,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云岭大景区、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桃花潭大景区、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宣纸大景区和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县域东部旅游环线。启动水墨汀溪AAAA级景区创建,加快云岭AAAAA级、月亮湾AAAA级景区创建,推进查济景区深度开发。发展乡村旅游,编制发展规划,完成2个乡村旅游度假区示范点建设,争创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推进国家养老工程皖南示范基地、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二期、徽水桃源、沁梦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实现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次分别增长20%以上。

提升文化实力。以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继续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壮大文化产业集群,完成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加快以红星宣纸、三兔宣笔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宣纸博物馆布展。重视保护和利用各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重点文物调查建档工作,争取皖南古村落保护利用黄田试点项目。充分挖掘我县民间节庆资源,开展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新四军廉政教育专题展馆对外开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规划建设三馆一场认真筹划城市文化艺术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繁荣商贸金融。培育城市商贸中心,完成文房四宝、家具建材、茶文化三大市场主体工程,启动城北、城东南两个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建设,升级改造城区菜市场,巩固完善“放心肉”体系。完善农村经营网络,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和新网工程建设,实施乡镇集贸市场综合改造。壮大城乡物流企业,引导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深入推进金融生态县创建,分行业、分区域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积极联系异地商行来泾设点,力争在招行引资上取得新进展。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等准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全年实现新增贷款增长20%以上。

四、统筹发展,彰显城乡发展新面貌

编规划、拉框架。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高铁站区整体设计,加快交通、天然气、城市风格等专项规划编制,提高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覆盖面,构建风格突出、特色鲜明的城市规划体系。以新修编的县城总规为指导,按照一带两轴三区空间布局、三横四纵一环路网结构,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

补功能、添新景。围绕两区一廊开发,加快教体新区、政务新区建设,推进党校新校区、人力培训中心建设;实施西区景观长廊建设,整合生态、人文、宗教等特色资源,结合青弋江城区段综合整治,打造一条集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观光带。围绕城区路网升级,启动桃花潭西路高铁站区延伸段、青弋江北路、贺村路、乐业路、同心路建设,完成桃花潭东路延伸段和天府路建设。围绕提升人居质量,改造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完成1712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围绕塑造城市门户形象,加快老二桥至烈士陵园和榔树口等城区出入口景观建设。

强管理、提品位。强化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实施十大市容环境提升工程。继续推进城区绿化、亮化、美化,规范市容、市场、交通秩序,整治城市烟尘、噪音污染,改造城区公厕,硬化背街后巷,促进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小区物业社会化、城市管理数字化,提升专业服务水平。继续加大双查力度,严格落实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提高巡查频次和覆盖面,加大对市政重点工程、高铁站区周边违法建设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城市建管秩序。

打基础、保畅通。加快205国道泾县至南陵段24.4公里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确保榔树口至双坑段5.9公里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完成榔树口至浙溪桥段31公里二级公路改建。推进322省道宣泾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泾县段21.6公里一级公路征地拆迁、路基建设等工作,实施泾茂线23公里改建。启动云岭至烟墩二级公路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积极配合做好合福高铁泾县段及车站建设、芜黄高速泾县段建设前期筹备工作。

抓创建、美乡村。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以乡镇政府驻地、国省道沿线、景区周边为重点,抓好25个美好乡村示范点的巩固完善,重点建设16个省级中心村。再推26个美好乡村示范点,并逐年安排。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实现垃圾处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完成25个市级美好乡村污水处理工程。继续实施集镇、村庄整治,完善配套设施。

五、全民行动,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区

树立生态理念。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综合考评制度。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宣传活动。倡导循环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绿色消费意识。

发展生态经济。强化排污企业监管。完成县开发区、云岭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启动榔桥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开展国家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县创建,完成建筑应用面积30万平方米。启动宣泾高压天然气管网项目。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绿色生态产业占GDP的比重。

优化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汀溪自然保护区、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建设,强化青弋江、徽水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有效整合、合理开发矿山资源。开展城区水系、绿地景观改造。启动“绿道”规划编制,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快管网扩面、污水提浓,铺设排污管道12公里。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启动城乡生活垃圾中转处理设施项目建设。

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家园,是全县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将继续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县的理念,深入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让泾川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

六、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和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施更高质量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对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实施就业援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救助体系,扩大农村低保范围。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抓好全民健身,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争创全国慢病防控示范县。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加强国家档案资源收集和保护利用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泾县创建。组织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十大体系建设。完善防控体系,扎实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扎实推进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工作常态化,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力争将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队伍和指挥平台。

同时,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重视和支持老龄、残疾人事业,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人防建设。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民族宗教、保密、工商联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七、执政为民,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提升三种能力。提升学习能力,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营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执行能力,强化“空谈误事、实干兴业”理念,结合机关效能建设,提高跟踪督办强度,合理运用督办成果,形成抓落实、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健全三项制度。完善监督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完善科学决策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努力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电子政务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机关效能。

弘扬三大作风。弘扬为民务实作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基层调研,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以良好的作风凝聚民心,以优良的政绩造福百姓。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弘扬勤政廉洁作风,扎实推进干部思想道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行政监察和权力监管,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缓作为等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新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中共泾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泾县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四有、六无”:有垃圾处理设施,环卫保洁队伍,长效管理机制,稳定经费保障;房前屋后无垃圾,村庄内外无垃圾,道路沿线无垃圾,沟塘河渠无垃圾,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

2、“双查”行动:查处违法违规用地和查处违法建设专项行动。

3、“营改增”: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

4、“三馆一场”: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和大剧场。

5、“一带两轴三区”:“一带”指以青弋江为依托的城市观光带;“两轴”指以泾川大道为依托的城市空间发展轴,以桃花潭路为依托的产业发展轴;“三区”指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区、中部城区和东北县经济开发区。

6、“三横四纵一环”:“三横”为纬四路、谢园路、桃花潭路;“四纵”为城西大道、环城东路暨交通路、泾川大道、经二北路;“一环”以高铁站为起终点,205国道、322省道构成的县城环线。

7、“绿道”:以绿化为特征的城市慢行系统,通常是指以串连公园绿地、风景名胜区和城乡居住区,形成供行人和非机动交通工具进入的线型绿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