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统计公报
索引号: 003258234/201606-00011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2015年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号:
发布日期: 2016-06-29 16:38
2015年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6-06-29 16:38 来源:泾县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和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打造“青清净静”魅力泾县,开创了改革发展的新局面,走上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社会经济发展新道路。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5.5万人。常住人口30.3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59‰,死亡率6.79‰,自然增长率0.8‰,城镇化率43.6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2.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7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34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73亿元,增长11.0%。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7320元,比上年增加1534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942.936.5变为20.2:41.5:38.3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827887.5

 

8.3

第一产业  

 167128.0

 4.2

第二产业  

343432.7

     7.9

工业  

278410.4

     7.9

 

建筑业  

75936.0

 

     8.0

 

第三产业  

317326.8

 

    11.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5022.1

 

     2.9

 

批发和零售业  

27735.8

  

     7.1

 

住宿和餐饮业  

20098.3

 

     8.5

 

金融业  

29842.7

 

    14.7

 

房地产业  

31836.0

 

     5.7

 

营业性服务业  

56233.2

    14.2

非营业性服务业  

97623.8

    16.1

 

2015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59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41人,困难人员再就业51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92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5365公顷,下降0.2%。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1240公顷,下降1.4%;小麦种植面积644公顷,增长8.7%。油料种植面积4705公顷,下降1.8%;棉花种植面积395公顷,下降17.5%;烟叶种植面积759公顷,下降2.9%;蔬菜种植面积5921公顷,增长0.6%。  

全年粮食总产量150588吨,增长3.2%。稻谷产量130564吨,增长1.3%油料产量11447吨,下降0.4%;棉花产量688吨,下降12.8%;烟叶产量1753吨,下降8.4%;茶叶产量1810吨,下降5.7%

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50588

3.17

油料

11447

-0.43

       其中:花 

2992

 0.71

             油菜籽

6865

 0.85

棉花

688

-12.80

烟叶

1753

-8.41

茶叶

1810

-5.73

蔬菜

104974

-0.57

 

年末全县生猪存栏58596头,比上年下降6.3%全年生猪出栏119635头,下降1.5%全年肉类总产量26577吨,比上年增长2.0%;禽蛋产量5258吨,下降8.0%;水产品产量3090吨,增长3.4%。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946公顷,其中非林业用地造林面积265公顷,完成森林抚育5367公顷,四旁(义务)植树106万株,育苗267公顷。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林业系统口径)76.0亿元,完成林业投资7883万元,完成木材采伐蓄积61000立方米,竹林采伐408万根。 

2015年,全县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户、示范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20家。完成全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流转土地1.8万亩,新增高标准基本农田2.2万亩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9.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农用拖拉机达到6137台,增长7.0%;联合收割机640台,增长8.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1855吨,下降1.8%。农村用电量11265万千瓦时,增长7.6%。机电灌溉面积15.8千公顷,机收面积21.9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主营业务年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139户(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3.5亿元,增长4.4%;实现工业增加值30.9亿元,增长8.0%。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4.4亿元,增长9.5%;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5亿元,增长2.5%。全县27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47.0亿元,增长14.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35.2%,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绝对数

增长

工业增加值

308696

8.0

#轻工业

64620

2.5

重工业

244076

9.5

#国有企业

6837

118.4

集体企业

783

12.8

股份制企业

285328

6.5

外商和港澳台企业

4992

1.2

其他

10757

22.0

#国有控股企业

24635

-6.4

#大中型企业

84727

9.7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24个行业中2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重点行业的快速增长对全县工业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按增加值排序前五个行业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全年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7.6亿元、4.9亿元、2.8亿元、2.1亿元和2.1亿元,五行业合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3.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绝对数

增长%

铜金属含量

256

16.4

大米

28192

-61.7

饲料

32553

21.7

鲜、冷冻肉

12407

-7.7

精制茶

346

0.5

机制纸及纸板

44774

8.1

纸制品

5626

68.1

化学试剂

15102

25.5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401799

13.1

水泥

145134

17.7

生铁

59468

-6.8

粗钢

349162

-26.4

钢材

346909

-26.3

149961

5.9

电动机

千瓦

11374017

4.8

#交流电动机

千瓦

11060412

4.4

组合音响

1892390

28.1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为279.1%,下降7.8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7.1%,下降0.4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06.1%,下降12.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0.4%,下降1.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4.2次,下降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4%,增长0.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1%,下降0.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6亿元,增长2.0%;实现利税8.8亿元,增长6.7%;实现利润总额5.3亿元,增长8.2%

年末全县有资质的建筑企业15家,全年建筑企业总产值14.9亿元,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3.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2.4万平方米增长23.3%;房屋竣工面积58.5万平方米,下降1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4亿元,增长15.3%。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97.1亿元,增长24.7%5000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78.6亿元,增长4.1%;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7.2亿元,下降2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6亿元,增长14.0%;第二产业投资41.1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投资73.7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1.335.363.4。从在建项目数量看,全年在建项目17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4个。其中,工业项目84个,增加17个。从投资规模看,全年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80个,比上年同期减少2个。其中,工业项目40个,增加3个。从新开工项目看,全年新开工项目10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个,新开工项目在建规模57.7亿元,同比减少23.4亿元,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5.3亿元,同比增加6.9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3亿元,增长13.7%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3780元/平方米,下降13.9%;商品房销售面积27.9万平方米,增长8.1%;商品房销售额10.6亿元,下降7.0%。

五、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2015年末全县限额以上单位共59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分销售地区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1亿元,增长12.3%。按五大行业分类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5.4亿元,增长9%;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6.3亿元,增长15.2%;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3亿元,增长13.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9.5亿元,增长18.8%。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11.7亿元,增长20.7%,其中,汽车类增长26.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9%,中西药品类增长22.7%,日用品类增长20.6%,服装、鞋帽类增长21.7%,粮油、食品类增长30.3%。成立电商协会,创建电商产业园,网络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电商发展指数蝉联全省县域十强。

至年末,全县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59个,投资额58.8亿元;新开工项目53个,投资额53.3亿元;新竣工项目11个,投资额15.8亿元。

2015年,全县实际利用亿元以上市外项目20个,到位资金55.5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29.7亿元,占总量的53.5%;农业项目5.7亿元,占总量的10.3%;服务业项目20.2亿元,占总量的36.4%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943美元其中:出口3845美元,进口1098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109万美元,增长18.0%

全年接待旅游入境者20701人次,增长9.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854.6万美元,增长10.0%;接待国内旅游者698.8万人次,增长20.6%现旅游业总收入28.4亿元,增长26.4%全年新增3A级景区1家,全县A级景区数达到11家,其中4A级景区5家。榔桥镇获评“中国油画笔之乡”,月亮湾村荣列年度“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水墨汀溪创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推进“全域旅游”战略。完成森林旅游分公司9000亩林场资产评估,成功收回章渡吊栋阁经营权。印象皖南文化旅游公司资产规模达2.52亿元。云邑托尼洛·兰博基尼盘龙谷度假酒店正式签约。黄田文物保护样板工程一期完工。中国宣纸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完成16处最佳摄影点建设。成功举办中国·泾县第二届山地自行车邀请赛、摄影大赛、桃花潭龙舟赛、诗歌艺术节等文体活动。宣纸股份公司首次承办中国美协年会。国省道沿线等重要节点旅游标识牌基本覆盖。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5亿元,增长2.9%。

全县公路总里程1563.78公里,县乡公路均实现硬化,农村公路“村村通”全覆盖。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55.18公里,省道73.07公里、县道300.72公里、乡道294.62公里、村道823.69公里,专用道路16.5公里。围绕打造“县乡半小时”交通圈,累计投入10亿元实施交通项目72个。合福高铁泾县段通车,我县正式迈入“高铁时代”。G205泾南段、S322泾县段、云北路北贡段建成通车。城乡客运一体化全面完成。芜黄高速泾县段列入省“十三五”建设计划,S457宁泾公路、桃花潭-东堡公路等列入省道网规划。境内国省道均创成省级以上文明示范公路。实有公共汽车122辆,我县交通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2015,县邮政局以建设“五个邮政”、“四种思维、“四个定位”为抓手,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全年累计实现业务收入2387.55万元,增长14.3%;实现有效收入1838.54万元,增长10.21%;其中:代理金融类业务收入1901.97万元,增长16.39%;快递包裹业务收入92.86万元,增长95.0%;函件业务完成收入43.52万元 ;报刊业务完成收入121万元,增长0.34% ;集邮业务收入59.35万元,增长3.11%;分销业务收入15.12万元,增长55.16% ;电子商务业务收入111.96万元,增长42.1%

截止年末,全县固定电话4.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8万户,宽带用户5.6万户。

八、财政、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16.8亿元,比上年增收2.3亿元,增长16.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增收1.2亿元,增长11.5%全年税收收入共完成7.8亿元,增长5.4%增值税完成1.9亿元,其中:改征增值税0.8亿元;营业税完成2.4亿元,增长23.1%;企业所得税完成4242万元,增长12.1%。

全年财政支出(一般预算支出)24.4亿元,增长9.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454万元,下降57.0%;教育支出43844万元,增长20.7%;科技支出3017万元,下降45.1%;农林水支出34252元,增长50.0%;医疗卫生支出26875万元,增长33.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794万元,增长16.4%;住房保障支出12602万元,下降32.8%。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9.9亿元,增长8.8%,余额比年初增加10.5亿元。其中,住户储蓄存款99.2亿元,余额比年初增加11.9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7.2亿元,增长12.6%,余额比年初增加7.5亿元。短期贷款余额为23.0亿元,下降5.7%,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6.2亿元,增长24.0%县担保公司完成改制,为179户(次)企业提供担保3.9亿元。县国投公司、城镇化公司增加资本金1500万元、5805万元。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05所,其中:幼儿园54所、小学27所、初中20所、高中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基础教育拥有在校学生数31985人,其中:学前教育幼儿6929人;义务教育学生21104人(小学在校生14167人,初中在校生6937人);高中在校学生3801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3923人。共有幼儿园教职工502人,其中专任教师280人;小学教职工921人,其中专任教师879人;中学教职工1292人,其中专任教师1214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86人。

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泾川幼儿园启动异地新建,城关四小(特教中心)主体完工,千亩园学校投入使用。泾中管理不断规范,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市工业学校跻身国家级中职改革示范校。

至年末,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6家,卧龙泵阀被认定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0.0亿元。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360件。其中,发明专利174件,实用新型专利143件,外观设计43件。全年专利授权量146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实用新型92件,外观设计37件。

截止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9个。其中:医院2个,基层医疗机构18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6个。万元以上设备投入资金1.2亿元,批准基建项目3个,批准建筑面积2780平方米。全县实有床位数1237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627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1142人,注册护士659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28.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7%,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0.6元,同比增加1421.6元,增长9.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2.5元,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9.6元,增长9.3%。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08.35元,同比增加566.85元,增长5.53%。2015年,泾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0.56万人,其中16-59周岁完成2015年度缴费13.72万人,领取养老金待遇6.01万人。

全县2015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8867.2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付基础养老金收入5127万元,省级配套财政补贴收入357万元,县级配套财政补贴收入1263.09万元,个人缴费收入2070.89万元,利息收入48.04万元;2015年度支出6457.72万元,其中参保关系跨县转移支出3.67万元。养老基金规模稳步提升,基金累计结余为14647.9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有序推进,制度运行平稳有序。

完成全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流转土地1.8万亩。新增高标准基本农田2.2万亩、造林1.4万亩。太元危仓老库完成维修改造。牛岭水库项目建议书通过水利部审查。除险加固病险水库5座,加固改造危桥27座。实施村级公路网化工程51公里,改造农网项目156个。投入5.5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推进扶贫开发,精准脱贫3000人。发放涉农补贴1.16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2%22%。城镇社会办养老机构占比达85%。大病救助率达70%以上。贫困残疾人救助提标扩面。分配保障房1198套、改造农村危房1800户。解决2.29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十一、环境保护

   “三项整治”强力推进。建成源头治超和计量征税综合系统,拆除违建6.4万平方米,矿石砂石实现一律本地加工、使用。77台燃煤小锅炉、25个老旧小区完成整治。7个城区出入口改造有序推进。建成10个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市场化运行。城区全面限放烟花爆竹。严厉打击电捕鱼和盗挖映山红、兰草等违法行为。

    县城总规完成报批。投入13.3亿元实施市政项目31个。青弋江城区段两岸综合开发全面启动,江心洲公园、青弋江北路完成开工准备。高铁连接线、站前广场、象山公园一期投入使用。总干渠取水口完成上移。改造城市绿地10万平方米,铺设供水、排污管网34公里。青檀、映山红分别被评为县树、县花。经环保局初步核查,全县全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4608.3吨、453.9吨、1890.5吨、624.2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因公安部门人口统计方法制度调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由卫计委提供。

4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