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泾县汀溪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汀溪乡> 财政专项资金> 管理和使用情况> 农业专业合作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索引号: 003258541/201905-00142 组配分类: 农业专业合作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发布机构: 泾县汀溪乡 主题分类:
名称: 关于促进就业脱贫行动工作方案 文号: 暂无
发布日期: 2019-05-20 00:00
关于促进就业脱贫行动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9-05-20 00:00 来源:暂无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全力推进我市就业扶贫工程,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帮助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贫困劳动者全部脱贫目标,突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和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两个重点,以贫困地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载体,采取技能培训、产业促进、创业带动、政策扶持、就业服务等精准手段,确保技能培训精准到位、措施落实精准到位、资金使用精准到位,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二、范围对象

   (一)实施范围:宣州区、郎溪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二)实施对象:农村贫困人口中,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16-59周岁劳动者。

    三、目标时限

    全市脱贫任务总户数5784户,脱贫人口13715人。其中:宣州区脱贫1123户2802人,郎溪县脱贫1499户3200人、泾县脱贫1791户3877人、绩溪县脱贫798户2199人、旌德县脱贫573户1637人。2017年底全市贫困劳动者通过就业创业家庭收入得到明显增加、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就业精准扶贫台账。依托省扶贫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对本地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按照“准确、清楚、动态”的要求,由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对登记建档的贫困劳动者逐一进行普查,全面了解贫困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培训需求等。在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业扶贫”模块中全面登记就业贫困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实现市县乡村联网建档立卡,分级分类制定并落实就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实现就业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二)开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订单式技能培训。加强贫困地区就业技能培训工作,让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者至少掌握一项以上脱贫技能。充分发挥公共职业训练基地,为贫困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公共服务。引导技工院校、培训机构或用人单位开展订单式就业技能培训,培训期间,给予贫困劳动者生活费和误工费补助,以调动贫困劳动者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对贫困家庭子女到技工院校寄宿就学的,给予生活费补助。鼓励贫困家庭未能继续升学的子女到皖江地区企业或职业院校参加“工学一体”就业就学,在学校学习期间,企业给予生活费;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给予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补助;学习结束后,财政给予贫困家庭子女一次性补助,通过子女的一技之长、自我发展帮助家庭脱贫。确保贫困劳动者“;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脱贫户数:971,脱贫人口2570人。其中宣州区脱贫283户764人、郎溪县脱贫163户442人、泾县脱贫272户591人、绩溪县脱贫207户644人、旌德县46户129人)

   (三)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及时收集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就业岗位,通过村组宣传栏、人员到村入户实现岗位信息进村入户。在贫困村配备社会保障自助服务机,加强阳光就业网办系统及公共招聘网建设,将就业岗位信息直接送村进户到人,帮助贫困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或季节性外出打工。建立乡企对接、村企对接机制,支持贫困劳动者到扶贫基地就业。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贫困劳动者省内转移就业,并做好就业后跟踪服务,对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可凭劳动合同申领一定数额交通补贴。动员职业中介机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或贫困乡村能人介绍、组织贫困劳动者转移就业,对成功介绍或组织贫困劳动者与企业签订12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一定数额职业介绍补贴。

    (四)组织贫困家庭就近就地业。围绕美好乡村建设,大力开发农村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面向社会征集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公益性岗位,对安置贫困劳动者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并签订1年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给予五项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组织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者自力更生,在家从事手工编织、来料加工等工作,根据合作或就业协议和领取报酬证明,对居家就业或家门口就业的贫困劳动者给予适当就业补助。

   (五)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扶贫。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政府驻外办事处、农民工服务工作站点等作用,加大我市就业创业政策宣传,鼓励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者就地就业。指导贫困劳动者结合当地特色在投入小、风险低、自己熟悉的领域创业,重点支持“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或加盟农村电商等形式创业,以减少创业失败风险。为有创业意愿贫困劳动者提供免费创业培训,符合条件的提供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财政贴息,对创业成功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助。对处于初创阶段需要扶持的,吸纳其就近进入农民工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并享受相关场地、税收等优惠政策。

   (六)做好贫困家庭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做好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本地高校贫困家庭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根据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需求,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对有求职意愿的,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纳入青年创业计划,组织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有培训意愿的,推荐参加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提升职业技能;对有见习需求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积累经验、增强能力。促进易地搬迁的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进一步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提供规范化、标准化就业服务。加快完善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解决公共服务“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七)提高对贫困家庭就业服务质量。依托市、县、乡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未就业的贫困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对一”免费就业服务,推荐就业岗位信息,让扶贫劳动者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贫困村至少配备1台社会保障自助服务机,方便就近办理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查询相关信息。完善我市公共招聘网建设,与安徽公共招聘信息网互联互通,实现贫困劳动者求职信息“一点登录、全省共享”,方便企业招用贫困劳动者。通过“企业招聘面对面”、“乡村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专项活动,把岗位信息直接送村进户到人。

   (八)推进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村贫困劳动者有序实现市民化。对在城镇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农村贫困劳动者,就业暂时遇到困难的优先提供就业援助。加强对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村贫困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全面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开展新市民培训,培养诚实劳动、爱岗敬业的作风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推进农村贫困劳动者本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城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市、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政府分管负责人靠前指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财政、扶贫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市县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县乡为重点、精准到户到人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就业脱贫攻坚责任书,推进责任链闭环管理、无缝对接。各级人社部门对就业扶贫工程负牵头责任,抓好目标确定、组织推动、政策制定、监督评估等工作,县级人社部门要重点做好进度安排、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

   (二)落实资金保障,强化政策宣传。就业扶贫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贫困地区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保障就业扶贫工作资金足额到位。要把就业扶贫脱贫作为贫困地区就业专项资金的重点支出,用实、用足、用好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和省实施精准就业扶贫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社会知晓度、透明度,动员全社会关心参与就业扶贫工作,大力宣传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勇于创业的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激发更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

   (三)量化工作指标,强化绩效考核建立扶贫劳动者需求清单、扶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扶贫责任清单,细化到年度、细化到村到户到人,明确时间表、作战图,倒排工期,落实责任,抓紧施工,强力推进。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就业脱贫工作列入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工作绩效评价内容,每半年对贫困地区就业扶贫脱贫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县级人社部门每半年向市就业领导小组报告就业扶贫脱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