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泾县司法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司法局> 回应关切> 主动回应
索引号: 11341729003258314Q/202010-00004 组配分类: 主动回应
发布机构: 泾县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主要负责人回应】司法局主要负责人局长“七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回应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10-09 10:34
【主要负责人回应】司法局主要负责人局长“七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回应
发布时间:2020-10-09 10:34 来源:泾县司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七五”普法开展以来,我县以领导干部、青少年为重点,以法治文化建设为主线,以推进“法律六进”等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干部群众法治意识普遍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日渐浓厚,为“四个泾县”建设,实施“五大会战”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和工作保障并重

1.高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对全县“七五”普法暨法治建设工作全面部署安排,并及时成立了以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县直单位均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组,全县上下紧盯工作目标,落实各项任务,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社会共创”的“七五”普法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联动机制。

2.多层次建立普法队伍。整合各方力量,力求优势互补,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组建了“以案释法”宣讲团、普法志愿者、普法信息员、村法治联络员、村法治副书记五支专业普法队伍,他们常年活跃在基层,成为传播法治精神、推动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力量。由政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以案释法”宣讲团,先后开展“以案释法”宣讲活动32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万余人次,得到广泛好评。从各行业精选30余名既富有工作热情又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的年轻人组成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积极配合查违拆违、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法治宣传,释疑解惑、法润人心。在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配备的普法信息员,实现了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串联。根据我县农村法治建设现状并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全县144个村(居)配备的村法治联络员,积极主动地为村级组织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参与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推动村级组织依法管理,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将法治精神传播到基层、将法治意识扎根在基层的重要力量。从县政法部门选派的村(居)法治副书记,协助村“两委”抓好党组织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综治维稳、平安创建等各项工作,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3.全方位落实工作保障。县委、县政府将法治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人大、县政协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就普法和法治创建工作以及重点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把普法工作融入行政执法、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处理等日常工作之中,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全面推进。“七五”普法以来,我县共投入普法经费600余万元,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万余场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13万余份,征订和编辑各类普法教材和资料3万余册。

二、推进全民普法,集中学法与主动送法并行

1.把握关键,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把加强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能力作为关键,建立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法、党委(党组)会前学法、定期举办法治讲座等制度;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任命的领导干部任职前向宪法宣誓;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必须述法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制度;持续开展全县公职人员“农历年学法,阳历年考法”活动;利用《泾川大讲坛》、《周末课堂》及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平台对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测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学习《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民法典》等法律法规20余次;县人大常委会举办《监督法》等法治讲座;县政协邀请律师做了《民法总则》专题辅导讲座;县法院、检察院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组织参加职务犯罪旁听庭审等活动。

2.狠抓源头,教育未成年人懂法尊法。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探索青少年学生能听懂、能记住、能运用的法治宣传教育方法,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构建法治教育课堂首渠道。把法治教育纳入各中小学校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体系,把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每学期安排不少于6课时的法治教育课,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强化法治教育家庭主功能。泾县二小、三小、丁家桥小学、培风中学等学校组织开展法治手抄报创作大赛,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创作,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统一;宣城市工业学校、泾县中学等通过家长会、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发挥法治副校长大作用。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均配备了法治副校长,共开办各类法治教育讲座13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达6000余人次。创新校园普法新形式。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青少年书画创作比赛、主题征文及法治主题活动、模拟法庭等特色活动之中,将法治元素植入校园文化,寓教于乐。泾县城关五小、章渡学校、桃花潭学校等每年举办一期法治书画比赛,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定期展出学生们创作的法治书画作品,培枫中学开展法治征文活动,县检察院设立爱心检察站,开展“成人礼”宪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以“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为主题自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小课堂》视频,纳入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学第一课,受教育学生达1.5万人,县法院以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开设少年模拟法庭和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典型案例,安排学生参加旁听庭审,受到学生老师的一致好评。稼祥中学、昌桥中学等学校举办模拟法庭7场次。 

3.筑牢基础,促进农村群众知法守法。组织各方资源和力量,开展内容丰富的“法律进乡村(社区)”活动。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落实每个行政村依托农家书屋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每个自然村建立一个法治宣传栏、每个乡镇制作一个法治宣传广告牌、每个农村家庭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每村配备一名村法治联络员的工作任务,夯实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基础。“七五”普法以来,全县共依托农家书屋设立法律图书角141个,设立法治宣传栏430余处,法治文化标牌500余处,法治橱窗155个,累计开展村干部普法培训155场次。着力推进百千万“法治家庭”创建工程。把“法治家庭”创建活动列为全县深化改革重点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党员家庭带头学法、推进乡村法治文明”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法治家庭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县农村党员家庭中开展“党员学法全村懂法,一人学法全家守法”活动95场次;结合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在全县基层干部中开展严禁参与赌博和酒驾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开展“法治联络员进家庭”活动,组织全县村法治联络员,结合送法进乡村、送法进家庭、以案释法等活动入户宣传,发放家庭法治教育读本3000余本;实施“金农·法治家庭贷”活动(县司法局联合县农商行创新出台专门的信贷产品“金农法治家庭贷”),授信金额达245万元,发放贷款77.5万元。三年来,我县成功培育1400户法治家庭示范户、140户法治家庭标兵户、15户最赞心动法治家庭。扎实开展“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出台《关于在全县农村实施“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培育出了以丁家桥镇丁学东等为代表的一批“法律明白人”,继续培育好以全省十大法治人物——葛彬老人为代表的一批“法治带头人”,他们长期活跃在乡村法治宣传一线,宣传普及法律常识,化解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将依法治村、村民自治理念融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成为法治乡村建设的先锋。县司法局每年投入10万元,与县融媒体中心合作,在电视台黄金时段开辟《法治乡村进行时》专栏,全方位报道和宣传法治乡村建设的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

4.拓展渠道,提升企业员工法律水平。依托企业工会建立普法组织,设立法治宣传橱窗或宣传栏,在企业的内部刊物、网站开辟普法专栏,指导企业落实年度普法计划,开展富有特色的普法主题活动。县财政局、人社局、税务局结合本部门当家法律法规,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先后开展《公司法》、《劳动法》、《个人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由县税务局与企业联合举办的税法知识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成为我县企业学法的一大品牌。

5.送法护军,增强武警官兵法治观念。坚持“共建共创、共同发展”,积极为部队办实事,支持部队搞建设。紧密围绕“法律进军营”主题,开展“上法治教育课、开展法律咨询、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法律知识有奖答题、赠送法律书籍、举办法律拥军座谈会”系列活动,通过法律知识讲座、现场法律咨询、案例宣传展板和赠送法律书籍等多种形式为部队官兵送法;设立“涉军维权法律服务站”,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依法维权服务。“七五”以来,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 12次,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援助8人次。

五年来,全县共有30余万人次接受了“七五”普法教育,占普法对象总数的93%,其中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普及率为100%,青少年学生普及率为100%,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普及率为96%,居(农)民普及率为92%。

  1. 创新教育形式,法治阵地与法治文化并建

    1.线上线下同步,精心打造法治文化教育阵地。把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推进“七五”普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建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法治街区、法治广场、法治公园,打造了“互联网+”法治宣传融媒体平台。抓好实体阵地建设。县司法局牵头,联合县政务新区内12家执法单位,共同打造了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集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单位内部法治文化展区于一体的法治文化街区;在城区新建公园中,建成一批以赏溪公园为代表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在县奥体中心新建一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县法院打造占地约20亩、投资约300万的法治文化园林;各乡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党建+三治”为抓手,共建成农民法治公园16个,打造了琴溪镇马头村、桃花潭镇查济村等一批“法律进乡村”示范点。打造线上宣传平台。开办《法治天地》电视栏目,通过“说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关注,让法律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百姓生活中;开通泾县手机报“法治在线”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手机用户及时提供县内法治动态、以案说法、法治图片等信息,为广大干群打开了一扇手机法治之窗;开通法治宣传短信平台,第一时间传播全县法治宣传工作动态信息,推送最新法律条文解读,努力做到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的融合,提供法治宣传的互动服务,目前已推送102期,发送短信58000余条,受众面达5万余人;开办《法在身边》系列专栏,实现法治宣传工作电视、网站、报纸、手机报、广播的全媒体覆盖,突出“两微一端”作用,进一步推进和提升我县普法宣传工作的参与率、知晓率和覆盖率。

    2.鼓励创作创新,法治文化原创作品硕果累累。“七五”普法以来,我县坚持把培育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始终贴近群众需求,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一是以文化研讨交流为主题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举办“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泾县宜兴两地法治文化交流研讨会”,展出两地书法家、陶刻家创作的作品近160件,把书画陶艺融入普法实践,提高了法治宣传教育整体水平。二是以群众喜闻乐见为标准创作法治文艺作品。先后创作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黄梅歌《宪法来护航》、《歌唱安全法》,创作了以安徽省首届“十大法治人物”葛彬为原型的《大山深处的感动》和荣获全国三等奖的税法动漫《扣缴义务记心中》,制作了公益普法片《民法总则解读》、《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大爱在心中》、《谨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非儿戏》和沙画作品《宪法宣传》、《扫黑除恶宣传片》、《扬子说疫情》,自创自编自演情景普法剧《赡养》、《烫手的礼物》、《捉医记》,不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四、立足依法治理,综合治理与法治教育同步

    1.依法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积极推行领导带案下访、开门接访、巡回接访、驻村接访,县委、政府法律顾问陪同接访。全面落实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制定《关于加强信访与人民调解对接工作的实施方案》,设立“泾县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依托司法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社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室”,县、乡、村三级联动,促进矛盾纠纷数据信息联通共享,纵深推进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工作。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融法律宣传教育于调解全过程,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设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法院诉前调解、110接处警、信访事项、旅游纠纷、林业纠纷、商会调解等八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依法治理中的作用;建立了“中鑫调解室”“周校长调解室”等有代表性的个性化调解室,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五老人员”参与调解纠纷;推广运用“七大调解法”,网格化管理模式正常运转,联调工作机制有效开展。全县逐步建立起一支懂法律、讲政策、知民情、热心于人民调解工作的人民调解员队伍,构建起严密的人民大调解网络。五年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14240件,化解13946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7.93%,有效防止了重大疑难纠纷案件、群体性案件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2.依法专项治理,巩固经济发展成果。把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矿山整治、治砂治超、查违拆违、扫黑除恶等依法治理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一是将扬子鳄整改工作与“防控疫情、法治同行”等专项活动相结合,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共发放宣传册页5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80余张。县检察院依法启动公益诉讼程序,为昌桥乡政府追回生态修复费用10万余元。二是以长效治砂、源头治超为目标,坚持“依法严管、标本兼治、联动执法、长效治理”,大力强化矿山、砂石企业源头管控,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开展巡查10254余人次,立案查处违法采砂案件147起,查扣超限超载及非法采砂运输车辆共计1390台,处以罚没款项333余万元,公路超载超限、砂石外运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三是结合文明创建、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融入其中,送法进社区、进网格、进村入户,以法律法规的宣传推进重点工作的开展,规范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

    3.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诚实守信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推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基层创建工作经验,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目前,我县共创建了6个省级、53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5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占村(居)总数的65%。

    五、培育法治信仰,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共建

    1.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纵深推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成立泾县法律顾问团,为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提供合法性审查意见。县政府出台《泾县重大行政决策工作规程》,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集体会议讨论制度,特别是对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依法向社会公示并举行听证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强“一平台两中心”建设。

    2.突出公正司法,公平正义得以维护。县法院、县检察院坚持公正司法、规范执法、阳光执法,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县法院成立诉讼服务中心,不断完善立案、庭审、执行等重点环节工作机制,推行阳光司法,推行巡回审判,将审判工作前移到田边地角,为基层群众提供诉讼便利,加大诉讼案件执行力度,五年来,共执行诉讼案件6600件,执行标的额13.72亿元,有效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县检察院新建12309检察服务中心,落实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努力打造“温暖控申”。

    3.树立法治观念,社会环境持续向好。由于普法工作基础扎实、依法行政快速推进、执法工作逐步规范、司法公正充分彰显,我县全民守法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环境持续良好,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五年来,泾县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案件2276起,其中化解重大疑难信访案件30余起,农民工案件900余起,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

    六、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七五”普法以来,我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虽然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少数乡镇和部门还没有把普法工作放到与经济建设、平安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认识和推动,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阵地建设数量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部分乡镇和单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公园、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仍需提高。三是工作创新还不够,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新媒体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是普法责任制未完全落实,普法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梳理,“谁执法谁普法谁开展法律服务”的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普法效果的最大化仍有很大潜力。

    下一步,我县将以此次考核验收为契机,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强化执法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机制,强化执法主体普法责任,将宣传本部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内容作为执法主体普法的关键,通过以案说法,讲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件,让群众了解法律知识。

二是突出宣传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和国家基本法律。坚持把宪法学习宣传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切实加大民法典、党内法规学习力度,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引导全县公民崇尚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三是牢牢抓住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两个重中之重。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联动新机制,启蒙培育青少年法治观念。

四是增强法治意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党建+自治、法治、德治”乡村新型治理模式。大力培育扶持“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狠抓村居“百姓说事点”建设,开展“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说法评理活动。为增强村(社区)“两委”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开展专题法治教育培训,提高村(居)干部法律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五是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地方法治文化建设,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作品,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艺活动。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新建县级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2处。实施“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服务”行动,深化“以案释法”工作,曝光身边案件,教育警醒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