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泾县水利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水利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90032582420/202211-00010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泾县水利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泾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1-01 15:09
泾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2-11-01 15:09 来源:泾县水利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前     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十三五”期间,在泾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水利系统以《宣城市泾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为纲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牢牢把握“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兴水战略思想,根据水利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不断丰富治水思路,奋力推进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与城乡供水保障、民生水利、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行业能力建设五大体系的建设,圆满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形成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利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泾县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期。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和区域战略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编制泾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绘制好未来五年水利改革发展蓝图,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在全面总结评估《宣城市泾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认真分析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专题研究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以问题、需求和创新为导向,研究提出了今后五年泾县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本规划是指导泾县今后五年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目录

1县域概况PAGEREF _Toc66870755 \h1

1.1自然地理PAGEREF _Toc66870756 \h1

1.2社会经济概况PAGEREF _Toc66870757 \h6

2“十三五”期间水利发展回顾PAGEREF _Toc66870758 \h8

2.1水利发展成就PAGEREF _Toc66870759 \h8

2.2存在的主要问题PAGEREF _Toc66870760 \h16

3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分析PAGEREF _Toc66870761 \h20

4总体思路PAGEREF _Toc66870762 \h23

4.1指导思想PAGEREF _Toc66870763 \h23

4.2规划原则PAGEREF _Toc66870764 \h23

4.3总体思路PAGEREF _Toc66870765 \h24

4.4主要目标PAGEREF _Toc66870766 \h24

4.5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PAGEREF _Toc66870767 \h26

4.6水利发展总体布局PAGEREF _Toc66870768 \h27

5水利发展主要任务PAGEREF _Toc66870769 \h29

5.1水利工程补短板PAGEREF _Toc66870770 \h29

5.2水利行业强监管PAGEREF _Toc66870771 \h36

5.3加强水安全风险防控PAGEREF _Toc66870772 \h40

5.4深化重点领域改革PAGEREF _Toc66870773 \h41

6投资匡算与实施安排PAGEREF _Toc66870774 \h48

6.1投资匡算PAGEREF _Toc66870775 \h48

6.2实施安排PAGEREF _Toc66870776 \h48

6.3投资效果分析PAGEREF _Toc66870777 \h49

7保障措施PAGEREF _Toc66870778 \h51

附件1:《泾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技术审查意见》

附件2:泾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技术审查会专家组名单

附件3:泾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技术审查意见修改说明

 

 

附表

附图

 

 


1县域概况

1.1自然地理

泾县位于北纬30°21′~30°50′,东经117°57′~118°41′,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长江支流青弋江上游,处于长江南岸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东与宣州区、宁国市接壤,南与黄山市、旌德县毗连,西与青阳县交界,北与南陵县为邻。全县总面积2054.5km2,其中:山区面积1171.2 km2,占总面积的57.01%;丘陵面积634.2 km2,占总面积的30.87%;平原面积249.1km2,占总面积的12.12%。泾县生态环境优越,为国家生态县。境内山高林密,溪涧纵横,珍禽稀兽有梅花鹿、云豹、金猫、白颈长尾雉,白鹇等,还有古生动物扬子鳄。全县地势自南西向北东倾斜,三起三伏,全县“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县东南属黄山余脉,巍峰高耸,西南属九华山余脉,层峦逶迤,北多为丘陵,地势偏低,中部为狭长河谷冲积小平原。全县平均海拔250m,黄子山1174.8米为最高峰,最低点为马头下,海拔高程为20m。

县内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盛产林茶粮棉,还有煤铁铜金和石材等矿藏。传统名产首推宣纸,在唐代就是贡品。宣纸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峭壁嵯峨、古树纷披的桃潭秀色;山环水绕、碧波万顷的太平湖;一望无垠、涛声阵阵的蔡村竹海;茂密葱郁、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犹同颗颗珍珠点缀在泾川大地。源于黄山北麓的青弋江,则宛如一条飘动的绸带,在万山丛中左右潆洄,自南向北奔腾而去,沿途风光无限,四时景色宜人。

1.1.1水文、气象

泾县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以下特点: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本县地处中纬度地带,是季风气候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天气高温多雨,冬季受欧亚大陆气团控制,天气寒冷少雨。一年中夏季最长,冬季次之,春季较短,秋季最短。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县境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特定的地形条件,使得全年盛行东北到北风。夏季7月份以西南风的频率较高,总的风向频率达12.25%。但只维持1~2个月。风速较其他地区如平原地区较小,静风(即无风)频率20%~30%。平均风速为1.9m/s。

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日照与温度的年内变化趋向一致,日照时数年平均值2114.8小时,降水集中在暖热季节。

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全县年平均温度16℃,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1℃,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2.9℃。干燥度在0.68~0.90之间,即可能蒸发量小于实际降水量,属湿润气候区。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520mm。降水分布不均,月、季不均,年际不均。其中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99年,为2289.1mm。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是1988年,为1001.1mm,极值比2∶1。气候湿润温和,无霜期长达8个月。

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梅雨是本区的一种重要天气现象。每年约在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日数25天左右。平均梅雨量200~350mm,一般约占全年雨量的1/4。夏雨集中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一般夏季降水500~600mm,占全年降水量的40%左右。

地形气候多样,气象灾害频繁。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山体相对较大,气象要素随山体坡向、坡度呈现不同的分布类型和规律,从而构成立体气候景观。多种类型的地形气候和局部小气候,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但是气象灾害也比较频繁。农业上因热量条件而引起的气象灾害有:春季的低温连阴雨和“倒春寒”,夏季的“小满寒”和高温逼熟,秋季的“寒露风”和早霜冻,冬季的霜冻和寒潮等;因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而引起的局部地区山洪,大面积的旱涝等;伴随着某些气象要素异常变化而出现的大风、暴雨、冰雹、冰粒等;因适宜的气候条件而诱发的农作物病虫害等。

1.1.2河流水系

泾县位居长江下游南岸,境内多山,溪壑纵横,构成大小河流146条,全长695.5km。江河面积25.3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23%。县域范围内河流水系属长江水系,域内较大的河流青弋江,为长江一级支流,另有徽水、孤峰、汀溪、漕溪、合溪、濂溪、榔桥、乌溪、幕溪、渣溪、中村等12条主要河流。全县共有流域面积50 km2及以上河流16条,其中县境内主要河流12条,境内总长445.52km。

(1)青弋江

青弋江流域总面积7100km2,干流长233km。主源有麻川和舒溪两支,两河汇合后称尝溪,至陈村为上游区,出陈村峡谷后称青弋江,沿途经泾县、南陵县至湾址后称为下游。其下河流分为二支,一支经清水河至芜湖汇入长江,一支经赵义河、青山河由当涂入长江。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县境,汇合溪、渣溪、濂溪、徽水、幕溪、孤峰河、琴溪诸水,流经6个乡镇,于琴溪镇马头村(昔为马头镇)北1km处出境,经南陵县、宣州区至芜湖入长江。县境内流长75km,河道宽150~250m,深2~10m。境内集雨面积2029km2。河床深潭为泥沙型,激水滩为卵石沙型。青弋江属雨性河流,水位、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是泾县最大河流。青弋江较大支流有徽水,流域面积1044km2;其次为汀溪河,流域面积442km2。

(2)徽水河

徽水为县内第二大河,位于县境南部,系青弋江上游右岸主要支流,发源于绩溪县仙人尖西北麓的黄石坑,于本县榔桥入境北流,穿黄村、丁家桥、泾川等3镇于泾川镇岩潭村许家缺注入青弋江,河流总长104km,流域面积1044km2。境内流长54.91km,集雨面积361.3 km2,河道宽100~150m,水深1~5m,最大流量773 m3/s,最小流量0.2 m3/s。徽水主要支流有玉溪河、白沙河、榔桥河、乌溪河等。

(3)孤峰河

孤峰河古名狼虎涧,位于县境西北部,源出云岭镇冰山东麓小荫坑,汇管岭和大曹村水经汀潭北流,绕南陵县一隅,东转泾县田坊、孤峰、昌桥注入青弋江,县境内全长51.8km,河道宽10~50m,水深1~3m,洪峰流量400 m3/s,流域面积187km2。

(4)汀溪河

汀溪河位于县境东北部,源出唐山坑,西北流经宁国县板桥,在大河口折回,经汀溪、爱民、蔡村、琴溪桥与漕溪汇流,经赤滩流入青弋江县境内全长51.86km。

(5)漕溪河

漕溪河位于县境东南部,源出汀溪乡苏红村羊皮坑,向北流经苏红、漕溪、古坝、潘村、琴溪与汀溪水汇入汀溪河,县境内全长约38.3km。

(6)合溪河

别名包村河,位于县境西南部,系清溪、许溪合流水,向东南流经包村、大和、高园,在桃花潭镇水口注入青弋江,县境内全长约30.1km。

(7)濂溪河

位于县境西南部,源出茂林镇濂岭,向西北流经濂长、高坦、高湖、西洪、奎峰、山河等地,汇流茂林河,在溪口注入青弋江,县境内全长约27.4km。

(8)榔桥河

位于县境东南部,系涌溪、小溪石井坑水合流后称榔桥河,注入徽河,县境内全长约27.1km。

(9)乌溪河

位于县境东南部,源出游马尖、白花尖、夫人尖,向西流经同心、杨山、乌溪等村在程家坦入徽河,县境内全长约21.7km。

(10)幕溪河

又名山口河,位于县境东部,系茶冲河、晏公河合流水,自南向北在园艺场幕山冲注入青弋江,县境内全长约27.1km。

(11)渣溪河

又名铜山河,在县城西南部,源出铜山麻岭,向北流经唐里、陈坑、渣溪、绿林等地,在桃花镇水口注入青弋江,县境内全长约32km。

(12)中村河

别名夏浒溪,在县境西部云岭镇中村境内,源出芝岭和冰山,向东流经梅村、冰山、郭峰、中村、兰山等地注入青弋江,县境内全长约21km。

另有水库、水电站、水闸等水利工程设施:

(1)水库:现有陈村大(Ⅰ)型水库1座,与陈村水库相配套的有青弋江灌区,灌区设总干渠、东和青左支;在建大(Ⅱ)型水库1座——牛岭水库,水库总库容1.63亿m3,防洪库容5000万m3,兴利调节库容9850万m3;陈塘、承流峰、梅村、石井坑、黄道冲、鸡蛋冲6座小(1)型水库;63座小(2)型水库。

(2)水电站:共有14座,装机容量219345kW。其中规模以上水电站6座,装机容量217500kW;规模以下水电站8座,装机容量1845kW。

(3)水闸:过闸流量1m3/s及以上水闸26座。其中规模以上水闸14座(分(泄)洪闸10座,引(进)水闸4座);规模以下水闸12座。

(4)堤防:堤防总长度为558.25km。5级及以上堤防109处,长度为219.978km。其中已建堤防长度76.843km,在建堤防长度9.851km。

(5)泵站:全县共有泵站105座,装机121台,总容量1618.5kw,提水能力4.03m3/s,受益面积3.692万亩。排涝泵站6座,装机13台,总容量448kw,排水能力5.68m3/s,排涝受益面积5240亩。

(6)塘坝窖池:全县共有塘坝3824座,蓄水容量2256万m3。窖池2处,总容积32m3。

1.2社会经济概况

根据《2020年泾县统计年鉴》,截至2019年末泾县辖区内共11个乡镇132个村,12个居民委员会,乡镇分别为泾川镇、茂林镇、榔桥镇、云岭镇、桃花潭镇、丁家桥镇、黄村镇、蔡村镇、琴溪镇、昌桥乡、汀溪乡。全县户籍总人口35万人。

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9.9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57.6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为14.9:39.5:45.6,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按照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1128元,比上年增加6108元。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2.4亿元,增长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增长4.6%。全年税收入共完成15.5亿元。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29元,比上年增长9.8%。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84元,比上年增长9.5%。


2“十三五”期间水利发展回顾

2.1水利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在泾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泾县水利系统各级单位深入谋划重大水利项目,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努力深化水利改革发展,更加注重农村水利和水利建设扶贫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不断提高全县的防洪抗灾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水生态支撑能力,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十三五”期间,青弋江治理工程(泾县)基本完工。1项国家172重大节水供水牛岭水库工程开工建设。已实施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项目7个,1条山洪沟治理,1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累计解决2.7万农村居民饮水问题,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4.8%。新增耕地有效灌溉面积0.9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建成4.76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22座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实施2017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km2。全面建立“党委政府主导、人大政协协助、职能部门联动”河湖长制体制机制,推动全县河湖生态持续向好。

2.1.1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截止2019年底,泾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指标总体完成较好,从安徽省水利厅、宣城市水利局拟定的主要目标指标来看,除用水总量控制、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新增总供水能力、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共4项指标不能完成,需要调整外,其他规划指标均能按时按量完成。具体指标完成情况详见表2.1.1-1。

 

 

表2.1.1-1泾县水利发展“十三五”期间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水利发展指标分类

水利发展目标指标

十三五结束完成情况

1

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损失占GDP比例,%)

<0.75

0.65

2

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

<0.6

0.5

3

用水总量控制(亿m3)

[1.01]

[1.38]

4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

25

44.9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m3)

[110]

[90.2]

5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20

28.8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

[45.4]

[33.4]

6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35]

[0.54]

7

新增总供水能力(亿m3)

0.6613

0.008

8

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0.8

0.9

9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0.3

0.1

10

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km2)

40

103

11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93]

[100]

12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90]

[94.8]

13

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

[90]

[94.8]

14

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万kw)

[3.015]

0

15

城镇和工业用水计量率(%)

 

[90]

16

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

[50]

[50]

(1)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

泾县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规划目标小于0.75%,全县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达0.6亿元,“十三五”泾县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为0.65%。

(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规划目标为2020年底达到0.535,“十三五”期末泾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十三五”期间,泾县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建成4.76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22座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实施2017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

(3)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规划目标到2020年底新增0.3万亩,至2020年底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2018年机构改革后,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由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4)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

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规划目标到2020年底新增0.6613亿m3,因牛岭水库仍在建设中,因此泾县2020年底新增年供水能力只有0.008亿m3。

(5)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十三五”期间泾县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八小工程”、“最后一公里”等项目,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9万亩。

2.1.2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十三五”期间泾县共规划水利项目五大类24项,规划总投资85.26亿元,“十三五”计划投资53.3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7.92亿元,包括防洪减灾工程、水资源配置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农村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等。“十三五”期间泾县积极谋划重大项目前期,扎实开展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每年目标完成率在全省居于前列。

(1)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城乡防洪排涝整体标准进一步提升

完成青弋江县城段右岸堤防加固2.5km,其中新建堤防1.7km,防洪墙加固0.8km,完成投资0.91亿元。完成青弋江干流赤滩镇段、黄村段、青弋江大桥至幕溪段、秦坑河口至南门头段、桃花潭段等堤防总计16.25km,总投资2.52亿元。完成汀溪河琴溪段(3.4km)、幕溪河县城段(6.5km)、汀溪河蔡村段(5.25km)、幕溪河晏公段(5.774km)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合计40.81km,总投资2.81亿元。完成1条山洪沟治理,完成投资0.12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及相关水库工程的建成将提高泾县城市防洪标准到20~50年一遇。

(2)加快灾后水利水毁修复与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

2016年洪灾以来,全县启动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大力开展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快补齐水利设施“短板”。

截止2020年7月,完成青龙山水库、蜈蚣形水库、栋青水库、肖冲水库等16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3)继续推进牛岭水库建设

作为国家172项重大供水节水工程之一,牛岭水库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生态放水电站、过鱼建筑物(鱼道)等组成。工程施工总工期38个月,于2018年11月28日开工,“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11亿元。

2.1.3农村水利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效

(1)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截至2020年底,“十三五”期间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0.31亿元,累计解决4.6万农村居民饮水问题。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4.8%。按季度对全县水质检测成果进行通报,督促指导水质检测工作,着力提高农村饮水水质合格率。

(2)如期完成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

2013年以来,全县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全面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5588”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县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6座、更新改造小型泵站776.5千瓦、加固新建小型涵闸19座、扩挖塘坝1950座、整治河沟123条,累计完成投资0.343亿元。

(3)全面启动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专项建设

全县全面启动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专项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县共完成专项治理面积2.7万亩、31个片区,累计完成投资0.378亿元;其中优先实施21个贫困村片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整治山塘57座、维修及新建拦河坝26座、改造及新建提灌站7座;整治灌溉干渠22条(含灌排两用渠道8条),斗渠69条,总长94.27km,衬砌72.95km;清淤整治排水干渠34条,总长26.59km,护砌26.59km,新建、改建排水配套建筑物59座。2019年后,由于机构改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归口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建设。

(4)生态文明县城建设

“十三五”期间,泾县部分完成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实施青弋江总干渠环境治理、城区景观带建设。城区景观翻板坝建设已完成规划设计。

(5)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继续推进,完成水土流失面积103 km2,完成投资0.515亿元。

2.1.4水利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1)高位推动,全面纵深推行河(湖)长制

泾县河(湖)长制工作在“见河长”、“见行动”上下功夫,聚焦河湖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推动“河长制”向“河长治”、“河常治”转变。

1)坚持“五高”标准强推进

中央、省、市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后,泾县迅速贯彻落实,以“五高”为标准,打造本地河(湖)长制的升级版,即: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河长办主任高配置,目标考核高分值,工作经费高投入,工作推行高起点,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

2)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明责任

出台《全面建立“河长制”的意见》《泾县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及河长会议、督察暗访、河长巡河等制度,设立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成立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总河长、副总河长,县河(湖)长由党政领导扩大到人大及政协相关领导,各成员单位作为河(湖)长的助手牵头负责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县河长办主任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的组织体系,形成党委、政府主导,人大、政协协助,各部门联动的责任体系,着力打造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监督有力、协同配合的河(湖)长制体制机制。

3)综合施策推进河湖治理

组织编制“一河(湖)一策”,各地、有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为河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完善“一河(湖)一档”,不断丰富河湖治理资料。推进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探索无人机巡航、高清视频监控等技术应用,促进河湖管控手段技术化、多元化。各部门成员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控源截污、打击破坏水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等工作。

4)完善河湖划界

河湖划界工作是水利部部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河长制工作的有力举措,按照安徽省水利厅、宣城市水利局要求,完成了泾县规模以上15条(含县级以上河长河流)河湖的河道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并经县政府审批。

5)强化督察考核实责任

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对各地各部门的绩效考核进行评分,河(湖)长制督察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河长办根据接到举报或投诉事项的类别,根据河长制工作督察制度,分别向有关牵头部门交办,并视情况对交办事项进行督办。

6)加强信息化建设

2018年对全县76座小型水库及部分重点河段进行视频监控全覆盖,2020年完成水库水雨情监测系统全覆盖,累计投资0.15亿元。

(2)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管理改革

按照《泾县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继续扎实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管理改革工作。总结实际运行效果较好的管护模式,不断提高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水平。

2.1.5涉水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1)加强执法,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

1)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加大对各乡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及考核力度,加强节水日常监督管理,特别要强化对宾馆、学校、企业等用水大户用水定额执行情况和节水重点工作监管,发挥定额的基础性作用和重点工作的带动作用。强化计划用水限额管理,严格落实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促进节约用水落地见效。加快大数据、云平台、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节水管理、用水计划申报和审批、取用水户用水监管、节水统计分析等方面的运用,打造节水信息化平台,适应节水精细化管理需要。通过强化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强化取水监管、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2)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检查

自2017年8月开始,泾县启动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工作,经过“专项整治”-“督查”-“回头看”-“整改提升”等多轮次推进,全县共排查出32个入河排污口,针对排查出的入河排污口及时制定了“泾县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方案”,落实整改任务。于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登记建档、规范立牌、完善审批手续、开展工程整治等任务。

3)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编制规划,有序开采。跨市河道《青弋江干流河道采砂规划(2020-2025)》正在稳步推进;跨县河道《徽水河干流河道采砂规划(2018-2022)》已于2019年5月份由市水利局审批。督促指导乡镇按规划内容实施,严格执行河道采砂年度许可制度,严格按河道采砂许可程序要求,规范许可申报材料,并按规划要求实施年度采砂许可。

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借助“扫黑除恶”的东风,通过日常巡查和县水利部门牵头组织公安、城管、交通等多部门及有关乡镇针对青弋江等重点水域进行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了非法采砂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遏制了非法采砂势头,使得非法采砂现象总体可控。

(2)增强意识,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1)认真落实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

以办复率100%、见面率100%、满意率100%(三率)为目标,对人大建议进行组织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做到所有建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一是成立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徽省水法宣传月”宣传活动的通知》(水政〔2020〕51号),要求各乡镇、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增强全县广大干群节水意识,营造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二是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局领导班子带领水资源股、局办公室、水政监察大队、水土保持监督站等相关股室,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进驻企业、乡镇、行政村、社区、机关积极开展水法规宣传,张贴宣传画、发放节水宣传材料、历史名人一次性纸杯、悬挂宣传横幅等活动;三是在县电视台开设专栏,广泛宣传新时期治水方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节约用水等知识,在微信群、公众号上大力宣传《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认真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每年对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进行调整修订,并在局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审批按时办结率100%,零投诉。在县直单位中率先聘请法律顾问,让法律顾问参与部门决策的全过程。

4)积极推进水利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传达学习中央、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按照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重点围绕河道采砂、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领域涉黑涉恶问题展开摸排。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防洪减灾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青弋江中下游和主要支流系统治理尚未完成,部分河段尚有较多险工险段等防洪隐患;二是中小河流堤防治理率、达标率均不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不足,总体防洪标准偏低;三是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泾县城市化率将不断提高,人口数量和社会财富显著增加使得洪灾风险加大,对防洪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心城区需进一步提高防洪标准;四是防洪减灾需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在防洪工程建设中也要融入水生态文明的理念,尽可能的保留河流湖泊的自然形态和水生生物生存空间,采取生态护坡、护岸及生态复绿等工程结构形式,保持河流水生生物栖息地功能和自然景观,保护和合理有序利用河湖岸线资源;五是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带来的新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水旱情监测预警、洪水预报和水旱灾害防御预案、防洪供水调度方案等非工程措施,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应急管理能力;六是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面临的新挑战,目前青弋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成,各类水利工程点多面广,涉河建设项目大量增加,工程管理的压力逐步加大,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和社会化的方式实现管理现代化和规范化。

2.2.2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水资源保障程度不高

泾县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骨干蓄水工程如牛岭水库未建成,小型蓄水塘坝淤积现象明显,水土涵养能力不足,导致水资源调控能力有限,同时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如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低,部分工业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取用水量大、重复利用率低;城市用水节水意识不强、节水设施不足等现象,导致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和效益偏低。

另外部分乡镇地区仅以小型水库、山塘或中小河流为供水水源,且供水水源单一,缺乏必要的备用水源和工程性蓄水措施,遭遇连续枯水期或特大干旱时,生活生产用水难以保障,供水保证率不高。

2.2.3水土流失威胁严重,河湖生态环境恶化

生产建设项目人为水土流失问题,不合理资源开发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坡耕地种植和坡式经济林不合理经营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进一步加剧了水环境保护压力,现状污染物排放强度仍然较高,河湖生态环境有待改善,青弋江等河湖生态脆弱,重点河道生态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区域发展面临着较大环境制约。恢复河湖水系沟通,扩大水体交换和水动力条件的治理任务艰巨,水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

2.2.4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行业监管仍待增强

面对水利发展新要求,尽管水利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体制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利前期投入与大规模水利建设任务和复杂艰巨的立项要求不相适应;水利投融资体制未建立,水利投资渠道单一,需加快研究建立社会投资、企业投资、银行贷款、政府发债等多元化投资体制与机制;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和水务管理机制尚需完善,依法治水、依法行政意识尚需增强,水行政执法能力尚需提高;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工程管理设施和水利信息系统尚待完善,水利管理能力普遍薄弱,水利应急管理能力不足,水利人才缺乏,水利科技创新能力不高;水利综合管理能力难以适应水利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水利体制改革,推动水利持续健康发展。

2.2.5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指标落实难、征地拆迁难

除国家级项目外,省级以下重点项目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水利建设项目,不能通过土地预审,加大了前期工作难度。

征地拆迁移民难。水利工程征地拆迁多数涉及农村、农民、农田,政策宣传、标准解释、沟通协调困难,经常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3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分析

3.1泾县水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泾县防洪减灾安全体系、区域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体系基本建立,水利工程体系为国计民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作用。但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还存在诸多短板,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水利现代化管理体系与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推动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

3.2新时期水利发展要求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1)新时期治水方针,为今后水利工作指明方向

“节水优先”就是要把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实施节水行动为抓手,完善节水制度标准,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强化节水监督管理,使节约用水真正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空间均衡”就是落实以水定需,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在充分节水前提下,兴建必要工程,加强水资源的优化调度,同时,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坚持发挥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布局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系统治理”就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治草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共生。既要通过一批必要的工程,强化流域综合治理,也要通过河长制、湖长制等系统监管手段,推动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共生。“两手发力”就是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在解决水问题上的协调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水利体制与机制改革工作。

2)水利工作总基调,为水利工作明确了重点任务

“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工作总基调,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利行业工作重点。从泾县水利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来看,就是要在多年持续的水利建设基础上,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中的短板,加快防洪、排涝、农村供水、水资源配置与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利行业信息化现代化等方面补短板建设;同时,还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法律、体制、机制入手,建立一套覆盖江河湖泊、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利资金、行政事务工作等六个重要方面工作的高效监管体系。

3)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为水利工作提供重要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将生态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水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控制要素,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快水利建设的要求,并将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安徽建设,全面对标中央新部署新要求,确立了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战略部署,要求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补齐补强水利薄弱环节短板,大力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全面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着力构建现代化水治理制度体系,全力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4)区域发展战略,为水利工作实践提供了重要抓手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国家层面提出了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区域战略。从地方发展层面,省委、省政府相继提出了建设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和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对水利基础支撑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水利工作也必须面向于、服务于区域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区域战略的实施也为水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抓手和主战场。


4总体思路

4.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时期治水思路,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保护生态为前提,全面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聚焦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问题,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的项目,实施行业监管能力提升,不断深化水利行业改革,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全力构建与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泾县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4.2规划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江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坚持节水优先。把节水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优先举措,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需水侧管理,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坚持系统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统筹流域与区域、上下游、左右岸、地表地下、城市乡村、系统解决水问题,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生态环境整理改善。

坚持风险防控。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从注重事后处置向风险防控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降低安全风险转变,建立健全水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的能力,确保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

坚持改革创新。创新监管体制机制,提升监管能力。坚持发挥政府和市场协同作用,推进价税、投融资改革,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河湖长制改革,加强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增强水利发展动力和活力。

4.3总体思路

泾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总体思路为: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补齐当前水利工程体系的突出短板;要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按照以水定需原则,体现水资源管理“最严格”的要求,全面监管水资源的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等各环节工作;以建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各项措施,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全面提升水利行业用水、治水、管水能力,为泾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4主要目标

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和总思路,全力做好泾县水利发展各项工作。通过加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不断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强化流域综合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利行业全面监管体系。

到2025年,泾县城乡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与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初步建立,水生态文明与河湖健康保障格局基本形成,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河湖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具体发展目标:

1)水旱灾害防御

泾县城市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重点涝区排涝标准10~20年一遇;新增水库防洪库容0.5亿m3,Ⅴ级及以上江河堤防达标率提高到75%。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全面消除,应急抗旱能力显著提高,洪水干旱监测、预报、预警、调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水安全事件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

2)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优化配置

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25年泾县用水总量控制在1.42亿m3以内(不包括直流火电和非常规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5%、13.5%。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和区域规模化供水,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

3)水生态保护

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全面完成,涉水空间管控制度基本建立,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能力显著增强;河流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基本建立,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0%;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6km2,江河湖库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地下水监控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取得新的成效,水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4)涉水事务监管

水文水资源、河湖生态、水土流失、水灾害等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水利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河长制湖长制深入推进,建成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主要河湖水域岸线得到有效管控,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达到100%。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体系逐步完善,水资源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等各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加强。水工程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利工程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水权水价市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政府主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水利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先进水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表4.2-1  泾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序号

项目

“十四五”规划指标

备注

全省

泾县

1

江河堤防达标率

[75]

[75]

预期性

2

用水总量控制(亿m3)

[273.8]

[1.42]

约束性

3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

16

15

约束性

 

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15.5

13.5

约束性

4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65]

[0.55]

预期性

5

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亿m3)

[23]

[0.6]

预期性

6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90]

[95]

预期性

7

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

[100]

[100]

约束性

8

新增水库总库容(亿m3)

[4.0]

[1.63]

预期性

 

其中:新增防洪库容(亿m3)

[1.2]

[0.5]

预期性

9

新增耕地灌溉面积(万亩)

[210]

[2]

预期性

10

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

[90]

[90]

预期性

注:1、指标中带[ ]为期末达到数,其余为5年累计数。

4.5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基本实现泾县水利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水灾害风险有效应对;水资源保障体系更加完备,水资源供给安全可靠;水生态环境状况全面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基本实现“江河安澜、供水可靠、生态宜居、人水和谐”。

4.6水利发展总体布局

以主要支流、中小河流系统治理为框架,以城市防洪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流域、区域城乡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更加完善的防洪保安网;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和水生态治理;以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构建更加高效的智慧水利网;围绕水资源、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安全风险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监管法制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构建更加有力的监管服务网。

构建更加完善的防洪保安网。重点开展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薄弱环节建设,完成牛岭等水库枢纽工程建设。

构建更加健全的供水保障网。完成牛岭等水库枢纽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完善山丘区供水水源布局,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水平。

构建更加和谐的河湖生态网。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进一步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推动河长湖长履职尽责常态有效,建设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长三角地区西部的生态屏障。加强河湖生态综合治理,推进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

构建更加高效的智慧水利网。大力开展水文站、水生态监测站、水土保持监测点、水工程视频监控站等监测站点建设,充分利用5G、北斗、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和通信手段,建设完善的水安全监测体系;改造水利视频智能会议系统,建成采集、传输、分析、预警、控制、调度为一体的水利信息化体系,建设重点河湖洪水调度等业务应用系统,构建水风险一网预警、水工程一网调度、水空间一网管控,水事务一网办理的智慧水利网。

构建更加有力的监管服务网。加强水法治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水利法规政策体系,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健全完善水利行业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节水优先,以水量分配、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等为重点,合理分水、管住用水。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坚持建管并重,推行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监管,加强水利建设市场行为监管,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监管,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严厉查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过程监管,推动水土保持目标考核常态化。强化洪水、水资源、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控意识,完善水安全风险防控监测体系,健全水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积极推进水权、水价、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等改革,激发水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5水利发展主要任务

以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为目标,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防洪排涝、节水和水资源配置工程、水生态环境修复、水利信息化四大任务系统性、全要素高质量发展。

5.1水利工程补短板

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利工程补短板项目按照实施安排分类可分为两类,分别为“十三五”结转项目和“十四五”新开工项目。按照项目类型分为防洪排涝、节水和水资源配置工程、水生态环境修复、水利信息化。

本规划总项目数90项,其中“十三五”结转项目1项,“十四五”新开工项目89项。

5.1.1防洪排涝

加强防洪排涝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构筑防洪保安网;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防洪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提出综合应对措施,加大防洪减灾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确保防洪安全。着力加强青弋江未达标堤防、病险水库、重点涝区等薄弱环节建设,完善青弋江流域防洪体系,提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山洪灾害防治能力、重点涝区和城市排涝能力,建成标准适度的防洪工程体系。完善水文监测预警和防洪调度,建立以防洪安全为核心的水安全风险监控预警机制。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统筹水环境整治、水生态保护,修订完善城市防洪规划,加快实施城市水利工程,完善泾县城区、工业园区及重要乡镇的防洪排涝体系。

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泾县城区已实施青弋江防洪墙达标建设工程,根据《泾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规划目标,泾县城区防洪标准按照20~100年一遇洪水设计,其中青弋江城区段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幕溪河城区段20~50年一遇洪水设计,青弋江灌区总干渠城区段100年一遇洪水设计。十四五期间开展重点堤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实施秦坑河城区段治理工程建设。综合考虑河湖调节、滞蓄、外排等措施,加快完善堤防、涵闸、泵站等城市水利设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畅通城市排水出路。按照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构建和完善城市泄洪排水通道。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推进河道系统整治,加大河湖清淤治理力度,禁止填湖造地,严禁减少水域面积,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畅通城市排水出路,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

加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开展城市水文规律研究,加强城市雨情、水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应急预案,加强城市洪水风险管理,增强城市洪水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5.1.1.1中小河流治理

推进汀溪河、徽水河等河道治理,实施汀溪河上漕段河道治理工程、汀溪河宋村段河道治理工程等15个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河道治理总长度79.6km,总投资7.8亿元。

5.1.1.2山洪灾害防治

开展重点山洪沟治理,重点解决沿沟村镇的防冲问题,因地制宜地在不减少现有河道过流能力前提下采取护岸、排洪渠、沟道疏浚等综合整治措施。十四五期间实施汀溪河大坑支流山洪沟治理工程、漕溪河感坑段山洪沟治理工程、雷塘河山洪沟治理工程等8项工程,总投资2.6亿元。

5.1.1.3排涝能力建设

规划泾县桃花潭镇新民圩、水口圩、桃东圩、桃园圩、高园圩5个圩区实施圩堤加固,排涝泵站改造,总投资1.05亿元。

5.1.1.4新建续建水库工程

(1)继续推进牛岭水库建设

牛岭水库坝址位于徽水牛脊岭河段,距下游已建黄村闸约15km,距徽水入青弋江河口约25.8k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50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21.5m3/s。

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兼顾发电、灌溉等综合利用。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17m,死水位为95.0m,正常蓄水位时水库回水长度22.2km;水库总库容为1.67亿m3,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1.19亿m3,防洪库容为0.50亿m3,兴利调节库容为0.99亿m3,死库容0.21亿m3。水库多年平均新增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量3458万m3,改善青弋江灌区灌溉面积72.37万亩,增加灌溉供水量853万m3。水库电站装机1.7×10MW,水轮机额定水头37.34m,单机额定流量25.02m3/s,多年平均发电量4373万kW·h。生态放水电站设置1大1小两台机组,装机容量分别为1250kW和630kW,额定流量分别为4.25m3/s和2.22m3/s,多年平均发电量1110万kW.h。

牛岭水库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生态放水电站、过鱼建筑物(鱼道)等组成。工程施工总工期38个月。工程建设征地区涉及泾县榔桥镇和旌德县三溪镇,涉及各类土地面积13822.8亩,其中永久征地总面积13108.2亩,临时占地总面积714.6亩;规划水平年生产安置人口2221人,搬迁人口1779人,设置5个集中安置点。工程总投资26.91亿元。

(2)昌桥乡泉水大塘扩库

规划对泉水大塘扩库改造为小型水库,大坝加高培厚、新建溢洪道、放水涵及管理房等设施,总投资0.018亿元。后期将根据扬子鳄核心保护区进行相应调整。

(3)瑶岭湖水库

规划在泾川镇新建瑶岭湖水库,为中型水库,涉及新建大坝、溢洪道、发电站及管理房等设施,总投资2.5亿元。

(4)桃花渡水库

规划对桃花渡水库进行改造,大坝加高培厚、新建溢洪道、放水涵及管理房等设施,总投资0.018亿元。

5.1.1.5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规划完成元乌坑水库、鸡蛋冲水库、陈塘水库等12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定期开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开展水库下游泄洪河道的隐患排查,开展淤积严重的水库清淤试点工作,恢复和保持水库调蓄功能。计划2020-2025年完成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0.14亿元。

5.1.2供水安全与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程

坚持节水优先,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应急抗旱能力提升以及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降低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加快牛岭水库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着力提高重点区域水资源调蓄能力,保障重点区域水安全。

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年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加强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利用,生态景观优先使用非常规水。

5.1.2.1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将现有取水口上移至陈村水库,使区域供水工程规模进一步扩大,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水平。该工程计划以陈村水库为水源地,通过黄村镇增建泾县区域水厂,沿主干管路径增设区域性加压泵站,沿途对各乡镇区域供水,供水范围辐射至昌桥乡、琴溪镇、蔡村镇等9个乡镇,涉及取水、取水干管加设、区域水厂建设、区域加压泵站、支干管敷设等工程。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一期实施方案编制,工程建设计划总投资7.3亿元。

5.1.2.2农村供水工程

泾县农村饮水工程主要为新建、改建茂林镇自来水厂、云岭自来水厂北贡分厂、昌桥自来水厂孤童分厂、蔡村镇自来水厂及配套水源地与管网铺设等水源地、取输水、净化水等工程,涉及26项工程,总投资2.3亿元。供水工程管理进一步规范,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供水水质稳步提升,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工程持续良性运行。

5.1.2.3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针对农村水系存在的淤塞萎缩、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以河流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和河湖管护等多项措施,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改善水生态环境、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规划汀溪河、刘家河及周边支流水系等综合整治,投资9亿元。

5.1.3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

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着力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因地制宜实施水系连通,构建人水和谐的河湖生态网。

5.1.3.1水系连通及水生态修复与保护

规划实施泾县青弋江全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青弋江城区段生态修复工程2个项目,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31.02亿元。

青弋江发源于安徽省黟县西北,沿途流经宣城及芜湖两市,青弋江出陈村水库后,左纳合溪河,右纳渣溪河、茂林河,抵青弋江灌区溪口枢纽。泾县城区以青弋江为界分为主城区和西小区,主城区向东、东南南方向延伸扩展,已逐步形成规模,为泾县城区的主要发展方向。

泾县青弋江全流域生态修复工计划对青弋江进行河道整治,总长度约69.78km,涉及加固改造堤防、新建生态护岸、配套及附属工程,打造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系统。

青弋江城区段生态修复工程计划治理青弋江城区段河道,起点徽水河河口,终点柏山渠渠首,治理河段总长度11.66km,属于青弋江中游,该河段河槽、河滩淤积严重,前期乱采乱挖,河床凹凸不平,部分河段河滩地围栏设障、非法种植严重。为保证青弋江高铁桥至柏山渠渠首河段的防洪、除涝功能,考虑结合生态修复,滨河景观,以河道疏浚、新建堤防(护岸或防洪墙)、新建涵闸等为实现手段,统筹处理好河道防洪、排涝、景观等关系,使青弋江泾县城区段水系达到“防洪保安、水清岸美、亲水生态”。工程内容为新建护岸15.32km,新建防洪墙1.1km,河道清淤整治10.6km,新建穿堤涵1座、河道滨水湿地工程2处,亲水平台1处,下河台阶9处,配套及附属工程,总投资11.02亿元。目前可研已批复,已申报专项债入库。

5.1.3.2水土保持及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

泾县属于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中的南方红壤区(南方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地区存在着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表现形式主要是面蚀。

2021~2025年,规划统筹各方力量,以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植物、农业耕作等措施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高山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铜山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苏红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等13个项目,涉及封禁治理,经果林治理,水蚀坡林地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修复等内容,工程总投资1.35亿元,总治理面积136km2。

5.1.4智慧水利建设

按照“数字化、智慧化”的要求,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水文水资源、河湖管理、行业监督管理等主要领域,开展水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旱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和涉水业务智能应用系统建设,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5.1.4.1水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管理、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行业监督管理等主要业务需求,开展水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拓展江河湖泊、水利工程、农村供水等实时监测范围,充实优化水利感知站网,推进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应用,基本实现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存储。

5.1.4.2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水利视频智能会议系统改造。实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网络和高清视频会议全联通、重点水管单位及乡镇级视频会议覆盖率80%以上。推进5G和北斗卫星在水利业务中的应用,初步建成高速互联的水利信息网络。

5.1.4.3水旱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提升水旱情监测体系;加快水旱情评估预警能力建设,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建设全省中小型水库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水旱灾害遥感评估系统,完善旱情分析预警系统;推进预报及联合调度系统建设,逐步开展三江流域联合调度研究;建设完善抢险支撑体系。

5.1.4.4水利业务应用

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省级水利人工智能支撑云平台,建成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建设、节水、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管理、城乡供水、江河湖泊、水土流失、水利监督等九大业务应用系统。推广应用水利“一张图”、全省水旱灾害预报预警等公共服务产品,着力提升智慧水利水平。

针对全县主要河流水库及水保示范点、重点排涝泵站、沟渠等工程,深入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把高新技术应用于水资源自动监测、工程远程控制、业务监管、水行政管理等水利工作各领域,逐步实现“信息技术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集成化、业务处理智能化、政务办公电子化”。通过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壮大技术力量、优化信息化工作体制等具体措施,全面提升水利部门的管理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

5.2水利行业强监管

按照“建机制、强能力”的思路、围绕水资源、江河湖库、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监管法制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监管,全力提升水利行业涉水事务监管水平。

5.2.1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以依法治水管水为重点,完善监管监督制度体系和水行政执法机制,建立监管专职队伍,搭建监管平台,落实依法监管责任,提升水利执法能力。

建立健全水利监管制度。建立统一领导、全面覆盖、分级负责、协调联动的监管队伍,并制定管理制度;依托信息互通平台,实行问题清单管理,实现发现问题、认证问题、整改督办、责任追究的有效衔接和闭环运行;明确“综合监管、专职监管、专业监管、日常监管”责任。

强化完善水行政执法机制。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形成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执法体系。全面推进水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启动实施水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三年计划。强化水政监察队伍建设,构建完善县级执法网络。制定水行政执法装备设施配备标准。全面推进水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5.2.2加强水资源监管

坚持节水优先,强化刚性约束。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将“互联网+”融入水资源监管全过程、全领域,严格总量控制。

加强节水。建立科学的节水标准,严格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制度。依托省节水调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县级监控系统。推进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强化用水定额管理。

合理分水。建立县级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完成跨县河流水量分配工作,落实主要领域用水指标,明确地表水、地下水总量控制目标。制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方案。

管住用水。完善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实施超总量地区限批。强化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取用水监管,最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

5.2.3加强江河湖库监管

深入推进河湖“四乱”减存量、遏增量,加快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加强河湖岸线管控,严格河道采砂监管,强化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涉水空间一网管控,全面提升河湖监管能力和水平。

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重点整治非法建设、非法围河围湖、非法采砂、非法种植养殖等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管理,推进“清四乱”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加快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全面完成列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名录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工作,积极推进其他河湖划界工作,逐步推进设立界桩界碑工作。按照分级管理权限,明确河湖直接主管部门和管理主体。完善河湖管理“一张网”信息系统。

推进湖库保护加强岸线管控。落实《安徽省湖泊管理保护条例》要求,积极推进湖库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施重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加强河湖岸线分区管控,持续推进河湖岸线节约集约利用。实施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规范审查审批涉河建设项目。

严格河道采砂监管。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管理责任,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坚持疏堵结合,实施河湖采砂规划,规划采砂许可。稳步推进河湖清淤、疏浚砂综合利用。

5.2.3加强水利工程监管

坚持建管并重,推行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监管,加强水利建设市场行为监管,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监管,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水利工程加设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项目法人主体责任和参建单位合同责任,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和社会监督。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水利建设稽查及质量安全监督巡查。突出关键环节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改进建设质量工作考核方式,优化完善考核标准。

加强水利建设市场行为监管。完善水利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加强招投标领域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资质资格管理,推进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落实监管责任,强化标后履约行为监管,建立市场主体不良行为的公告约束机制,促进市场主体规范行为。

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监管。做好水库水闸注册登记、安全鉴定、降等报废、安全监测、调度运用、应急处置等工作,实现常态化管护。完善水库、水闸、堤防等工程运行管理基础信息,建立工程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大中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

强化农村供水监管。强化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和水质监管。督促指导农村供水单位加强净化和消毒设施运行管理,强化水费收缴和水质检测;完善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加强维修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和便民服务水平。依托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系统,强化供水水质、水量等动态精准监管。

5.2.4加强水土保持监管

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管。逐步推进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

水土流失常态化监管。聚焦“看住人为水土流失”,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开展人为水土流失卫星遥感常态化监管,严肃查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生态红线意识、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意识,有效防治人为水土流失。健全监管与执法的联动机制,对重大违法违规项目挂牌督办。及时掌握区域内水土流失状况和治理成效,定期向社会发布水土保持公告。加强对下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职情况的督查,依法依规对在履职中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管。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管,采取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督管理,对竣工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督促整改落实。

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继续强化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水土保持主体责任落实、水土保持规划目标任务完成、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等指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推动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常态化。

5.2.5加强水行政事务监管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水利部以及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水法规政策制度、水利重点任务以及需要贯彻落实的重要工作全部纳入监管。结合行政权力清单,合理划分各级事权,建立较为明晰的省、市、县(市、区)水利事权关系。积极推行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技术服务等水利公共服务向市场购买,进一步明确购买水利公共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以及对承接主体的要求,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加强基层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强化水利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一专多能、服务高效的基层水利职工队伍。

5.3加强水安全风险防控

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强化洪水、水资源、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完善水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健全水安全风险信息化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水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害。

加强洪水风险防控。完善应急监测体系、洪水预报预警方案,优化防洪工程调度。完善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增强超标准洪水防御能力。城乡规划与建设要充分考虑洪水风险,避开高风险区。

加强水资源风险防控。树立水资源安全战略意识。加强应急备用水源保护和监管,突出水量保障,兼顾供水水质。完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机制。建立水污染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保障供水安全。

加强水工程安全风险防控。增强水工程设计风险要素识别、评价及控制,加强水工程安全风险监测监控,提升水工程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强化水利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安全监测监管体系。强化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建立水工程安全风险隐患台账。开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5.4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按照“破障碍、激活力”的思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推进水权、水价改革,深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改革,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激发水利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5.4.1价税改革

探索建立水价形成市场机制,稳妥推进水权改革,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节水产业”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加快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建立流域、水系(河流)为单元的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体系,探索建立区域不同取用水户、行业水权初始分配制度,统一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科学核定各取用水户许可水量(或用水总量指标)。积极培育水市场,建立健全水权水市场交易平台,推动水权水市场交易平台互联共享。

5.4.2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改革

创新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水利管理专业化水平,激发水管单位活力,促进工程建设与管理进入新阶段。

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改革。积极推行EPC、DB等工程总承包模式,促进设计、采购和施工的深度融合。鼓励开展工程全过程咨询,提高水利建设管理专业化水平。

推进管护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大中型水利工程市场化维修养护机制,培育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化队伍承担工程维修养护和管护。实施小型水库管护责任清单制度。

5.4.3水利投融资改革

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引导规范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水利建设运营,构建多渠道水利投融资格局。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水利作为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坚持政府投资的主体地位。推动继续实施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政策,严格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争取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力度。推动县级财政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继续深化水利和金融机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已签约金融机构和有合作意向金融机构对接,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水利信贷规模。推动水利工程产权抵押和收益权质押等多种融资形式。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地方政府搭建水利融资平台。制定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的管理办法,规范和完善社会资本通过BOT(建设-运营-转交)、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水利建设和运营。

5.4.4河湖长制改革

聚焦打造幸福河湖目标,完善河湖长制工作体系,构建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提升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强化制度优势。发挥河长湖长牵头协调优势,切实落实河(湖)长作为河湖第一管理责任人的职责,强化“党委、政府主导,人大、政协协助,各部门联动”的责任体系,完善“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巡河护河员”工作体系,织密责任网络,河湖长制组织体系覆盖乡村水系,强化协同治理,联防联控,推动管水护水任务落实。建立河长湖长履职规范和标准,开展河湖长制实施成效评价。严格考核监督,聚焦治水方案、措施、责任的落实,完善河(湖)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无人机、远程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应用,推进河(湖)长巡河(湖)、河湖各类专项整治常态化、河(湖)长制升级版打造等专项行动,形成河湖治理合力,进一步提升河(湖)长制工作水平。

打造“美丽河湖”、“幸福河湖”。结合“十四五”期间汀溪河、徽水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加强美丽河湖建设,着力补齐防洪薄弱短板、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彰显河流人文历史、提升便民景观品位、增强河湖管护能力,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打造一批泾县特色的美丽河湖样板河道。深入落实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紧密结合生态廊道、滨江水城、一河一景、河湖湿地公园等战略规划部署,以河湖长制为依托,统筹谋划河湖系统治理与管理保护,努力打造“水网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河湖水环境,加快构建具有江南水乡的美丽河湖新格局,基本建成平台统一、机制健全、运行规范、监控全面、处置及时的智慧河湖现代化管理体系。

落实总河长令机制,将清理整治重点向中小河流、乡村水系延伸。健全问题整改责任制,常态化开展专项行动。依据省幸福河湖建设标准,完成县级以上河湖健康评价,持续实施“一河一策”,深入开展河湖长制建设。以桃花潭镇青弋江龙潭村段和渣溪河绿林谷段两处市级河长制示范点为先导,打造青弋江桃花潭镇段国家级美丽示范河湖。

5.4.5人才与科技创新

坚持人才发展战略,推动水利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水利标准化建设,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深化水利科技改革。加强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联合攻关,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加强科研基础平台建设,全面提高行业创新能力。

实施水利人才战略。加快基层人才培养,加强中青年骨干和水利创新领军人才培育,优化人才结构。研究建立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统筹使用机制。探索人才柔性引进机制,采取多元化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

“十四五”期间,泾县仍需在水利人才引进、培训,水利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管理,以能力建设为关键,拓展思路,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工作理念。引进培养急需人才,贴心服务留住人才,放手大胆使用人才,建立人才开发培养的绿色通道。二是积极推广订单式水利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培养选拔力度,统筹实施“送教上门”“菜单式”等精准化培训,定向招生,专班订单培养,毕业后定向就业;按照泾县水利发展需要编制培养方案、设置课程;通过优先录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学生毕业后定向当地就业。三是不断创新基层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探索以技术咨询、讲学授课、短期聘用、技术合作、项目聘用等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推动建立和完善引进人才的奖励资助制度、工作和生活保障制度。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基层人才评价机制。加大爱岗奉献表现、实际工作业绩、基层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推行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高级职称评聘制度。五是健全完善基层人才激励机制。研究拓展基层水利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落实特殊津贴制度等政策,把考核评价结果与激励保障措施直接挂钩,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劣者汰”的管理体制机制。

在人才的培养中,不断加大对人才队伍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培训,尤其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培训,通过提高其创新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岗位、职务需要。要把握治水思路的转变和水利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战略,强调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传统观念的更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提高水利人才协调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够成为实现依法治水和科教兴水目标的合格人才。

根据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事业单位改革。统筹调整事业单位职能,增加人才编制、充实力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划、运行高效以及技术保障有力、专业力量雄厚的水利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5.4.6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以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建立约束机制和实施奖补机制,加大力度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完善以乡镇水管所、水资源节约保护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十四五”期间,泾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加强机构组织建设。突破行政区划和所有制界限,根据流域、水系、灌溉体系等水利工作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因地制宜组建乡镇抗旱服务队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在乡镇管理体制上,实行“按流域(水系)或区域(乡镇)设置,条块结合、以条为主”,作为县(市、区)水利局的派出机构,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在抗旱服务队管理体制上,坚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农民自发组织举办相结合,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在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体制上,坚持灌区系统与行政区划相结合,实行行业指导、农户主体、依法登记、民主自治。

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中央、地方、部门、社会、群众“五轮驱动”的资金统筹机制,汇聚各方力量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升软硬件管理设施和办公环境等。继续支持村级水利服务机构工作运行和项目建设,落实村级水管员的工资或补助问题。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可向用水户收取水费,接受社会捐赠、赞助、承包经营水利设施等,所筹措经费用于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维持正常运作和履行职责任务。

三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解决基层水利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泾县水利建设和管理任务十分繁重,特殊的县情决定了水利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全县水利固定资产巨大,农村水利工程量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水利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切实解决基层水利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四是合理定编定岗,改革用人机制。引入竞争和考核机制,严格用人标准,严把进人关,采取择优聘用、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有较强工作能力和较高专业水平的水利技术人员进入基层,同时加大力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劣者汰”的管理体制机制。

五是强化培训,提高服务和发展能力。依托高校和省、市级教育资源,加强水利专业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基层水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

“十四五”期间,泾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内部管理等全方位建设,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继续加大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扶持力度,提高全县整体基层水利服务水平。

 

 


6投资匡算与实施安排

6.1投资匡算

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投资分为防洪保安能力提升、供水安全保障、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智慧水利建设四大类。

按照系统规划,统筹谋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全县“十四五”规划水利建设项目总投资为82.31亿元,按水利建设主要任务划分,防洪保安能力提升工程投资30.04亿元,占36%;供水安全与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程投资18.60亿元,占23%;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工程投资32.37亿元,占39%;智慧水利建设工程投资1.30亿元,占2%。

表6.1-1规划投资估算总表

序号

工程名称

规划总投资

(亿元)

“十四五”计划投资(亿元)

1

防洪保安能力提升

41.04

30.04

2

供水安全与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程

18.60

18.60

3

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

32.37

32.37

4

智慧水利建设

1.30

1.30

合计

 

93.31

82.31

6.2实施安排

按照“年度投资规模基本均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优先保障民生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原则,对规划项目和投资进行年度划分,确定2021~2025年分年度投资为20.45亿元、21.61亿元、13.34亿元、12.89亿元、14.02亿元,见下表。

 

 

 

 

表6.2-1分年度投资计划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十四五”计划投资(亿元)

分年度投资(亿元)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1

防洪保安能力提升

30.04

10.47

10.78

2.72

2.55

3.52

2

供水安全与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程

18.60

3.41

3.98

3.87

3.59

3.75

3

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

32.37

6.31

6.59

6.49

6.49

6.49

4

智慧水利建设

1.30

0.26

0.26

0.26

0.26

0.26

合计

 

82.31

20.45

21.61

13.34

12.89

14.02

加快在建工程建设,继续实施牛岭大型水库工程,“十四五”期间完成工程建设。

面上及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实施汀溪河等15条段中小河流、8条山洪沟治理。完成1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开工建设1座中型、2座小型水库。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分年度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开展13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和2条段河道生态修复保护工程。

6.3投资效果分析

泾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涵盖防洪排涝工程、节水和水资源配置工程、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信息化建设等四大方面,项目的实施对于全面提高泾县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农村水利发展,改善河湖水环境及水生态和完善水利管理制度意义重大,工程投资效益明显,其投资效果主要体现在社会效果、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三个方面。

(1)社会效果分析

十四五规划项目的实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将大大加强,有助于减少洪灾损失,避免大洪水年份人员伤亡,避免大洪水年份灾民的产生给社会带来的动荡;提高水资源供水保证率和利用率,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居住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初步建立,水生态文明与河湖健康保障格局基本形成,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河湖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幸福河湖保障体系;整体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发展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提高城市竞争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经济效果分析

随着泾县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提高和水资源供水保证率的增加,为城市安全发展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城市招商引资竞争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条件和更好的收入待遇;为农业增产丰收创造条件,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效果明显。

(3)生态效果分析

重要支流治理、控制性工程建设及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提升,可避免或减少水库垮坝、重要堤防溃破导致的生态灾难发生。灌区、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建设和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可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状况,有利于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有利于减少环境、地质灾害,促进泾县—国家生态县的水生态环境持久改善。

 


7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十四五”水利发展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大力支持,并始终做好水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做好工作部署。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党组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根据规划确定的任务,抓好落实,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地各单位要紧密配合、协调推进,建立高效顺畅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凝聚推进水利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加快前期工作

泾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建设的项目多、任务重,需要开展大量的前期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规划,进一步分解目标,细化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层层抓好落实。建立前期经费筹措机制,落实前期工作经费,确保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的需求。依法依规简化前期工作程序和审批流程,压茬推进,努力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争取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三)加大投入力度

坚持中央、地方、社会共同负担的原则,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水利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增长机制。鼓励通过市场的方式,拓宽水利项目投融资渠道,积极使用政策性金融贷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鼓励水利投融资平台和项目企业,通过债券、股市等资本市场募集重点工程建设资金,保障工程建设需求。

(四)强化要素保障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全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落实要素保障。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行政审批、项目用地、规划选址、考核奖惩等方面制定保障措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移民、征地、环保、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早日发挥工程效益。

(五)科学监测评估

加强规划目标指标实施进展监测,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加强对规划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监督,将规划实施成效纳入地方有关部门绩效考核内容。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分析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升规划的适宜性。

(六)凝聚社会共识

水利建设公益性强,受益群体为广大公众,通过扩大水利宣传,引导公众参与,更有助于水利建设和水管理工作开展。通过教育培训、主题宣传、展览展示和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强水安全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河湖长制在宣传推动水利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水旱灾害防御意识,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意识。把水情教育纳入全民学习计划,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水利建设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引导公众参与。强化监督,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支持水利事业、共同推进水利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表1泾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与投资表单位:亿元

序号

项目名称

所在地

建设性质

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

总投资

累计完成投资

“十四五”投资

目前推进阶段

合计

 

 

 

 

93.31

11.14

82.31

 

防洪保安能力提升工程

 

 

 

41.04

11.00

30.04

 

中小河流治理

 

 

 

7.80

0

7.80

 

1

泾县汀溪河上漕段河道治理工程

汀溪乡

拟建

治理河长6.75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65

0

0.65

规划中

2

泾县汀溪河汀溪段河道治理工程

汀溪乡

拟建

治理河长6.25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62

0

0.62

规划中

3

泾县汀溪河大康段河道治理工程

蔡村镇

拟建

治理河长5.98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60

0

0.60

规划中

4

泾县汀溪河宋村段河道治理工程

蔡村镇

拟建

治理河长5.25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56

0

0.56

规划中

5

泾县汀溪河沈村段河道治理工程

泾川镇

拟建

治理河长5.05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55

0

0.55

规划中

6

泾县徽水河平垣段河道治理工程

黄村镇

拟建

治理河长6.38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63

0

0.63

规划中

7

泾县榔桥河双河段河道治理工程

榔桥镇

拟建

治理河长2.92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44

0

0.44

规划中

8

泾县徽水河九义段河道治理工程

黄村镇

拟建

治理河长6.5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64

0

0.64

规划中

9

泾县秦坑河城区段河道治理工程

泾县城区

拟建

治理河长6.48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33

0

0.33

规划中

10

泾县孤峰河田坊段河道治理工程

昌桥乡

拟建

治理河长7.25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68

0

0.68

规划中

11

泾县合溪河厚岸段河道治理工程

桃花潭镇

拟建

治理河长5.82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60

0

0.60

规划中

12

泾县中村河中村段河道治理工程

云岭镇

拟建

治理河长2.5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25

0

0.25

规划中

13

泾县濂溪河溪口段河道治理工程

茂林镇

拟建

治理河长4.52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52

0

0.52

规划中

14

泾县濂溪河高湖南容段河道治理工程

茂林镇

拟建

治理河长2.74k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28

0

0.28

规划中

15

泾县孤峰河北贡段河道治理工程

云岭镇

拟建

治理河长5.25m。堤防加固,新建护岸护坡、清淤疏浚等。

0.45

0

0.45

规划中

山洪灾害防治

 

 

 

2.60

0

2.60

 

1

汀溪河大坑支流山洪沟治理工程

汀溪乡

拟建

河道清淤疏浚2.5km、两岸堤防加固1.2km,配套水土保持建设内容等,打造岸绿景美的水利风景

0.25

0

0.25

规划中

2

雷塘河山洪沟治理工程

黄村镇

拟建

河道清淤疏浚2.9km、两岸堤防加固1.8km,配套水土保持建设内容等,打造岸绿景美的水利风景

0.30

0

0.30

规划中

3

合溪河包村段山洪沟治理工程

桃花潭镇

拟建

河道清淤疏浚1.8km、两岸堤防加固1.9km,配套水土保持建设内容等,打造岸绿景美的水利风景

0.22

0

0.22

规划中

4

云岭河章渡段山洪沟治理工程

云岭镇

拟建

河道清淤疏浚3.3km、两岸堤防加固2.2km,配套水土保持建设内容等,打造岸绿景美的水利风景

0.40

0

0.40

规划中

5

柿木河山洪沟治理工程

蔡村镇

拟建

河道清淤疏浚2.5km、两岸堤防加固1.6km,配套水土保持建设内容等,打造岸绿景美的水利风景

0.32

0

0.32

规划中

6

乌溪河山洪沟治理工程

榔桥镇

拟建

河道清淤疏浚1.5km、两岸堤防加固1.7km,配套水土保持建设内容等,打造岸绿景美的水利风景

0.20

0

0.20

规划中

7

渣溪河水口村段山洪沟治理工程

茂林镇

拟建

河道清淤疏浚3.5km、两岸堤防加固5km,配套水土保持建设内容等,打造岸绿景美的水利风景

0.50

0

0.50

规划中

8

小岭河山洪沟治理工程

丁家桥镇

拟建

河道清淤疏浚3.5km、两岸堤防加固2.2km,配套水土保持建设内容等,打造岸绿景美的水利风景

0.41

0

0.41

规划中

排涝能力建设

 

 

 

1.05

0

1.05

 

1

新民圩治理项目

桃花潭镇

拟建

修复加固圩区堤坊2.2km,改建泵站1座,保护人口1200余人,耕地900亩

0.35

0

0.35

规划中

2

水口圩治理项目

桃花潭镇

拟建

修复加固圩区堤坊1.2km,改建泵站1座,保护人口2000余人,耕地800亩

0.25

0

0.25

规划中

3

桃东圩治理项目

桃花潭镇

拟建

修复加固圩区堤坊0.8km,改建泵站1座,保护人口800余人,耕地600亩

0.20

0

0.20

规划中

4

桃园圩治理项目

桃花潭镇

拟建

修复加固圩区堤坊0.5km,改建泵站1座,保护人口300余人,耕地500亩

0.15

0

0.15

规划中

5

高园圩治理项目

桃花潭镇

拟建

修复加固圩区堤坊0.3km,改建泵站1座,保护人口100余人,耕地300亩

0.10

0

0.10

规划中

新建水库工程

 

 

 

29.45

11.00

18.45

 

1

昌桥乡泉水大塘扩库

昌桥乡

拟建

小(2)型,大坝加高培厚、新建溢洪道、放水涵及管理房等设施

0.018

0

0.018

规划中

2

瑶岭湖水库

泾川镇

拟建

中型水库,新建大坝、溢洪道、发电站等设施

2.50

0

2.50

库区地形图已测绘

3

桃花渡水库

桃花潭镇

拟建

小(2)型,大坝加高培厚、新建溢洪道、放水涵及管理房等设施

0.018

0

0.018

规划中

4

牛岭水库

泾县

续建

大(2)型水库,总库容1.67亿立方。枢纽工程主要永久建筑物为:水库拦河主坝、副坝、溢洪道、发电引水隧道、水电站及送出工程等。电站装机3万kw,2台机组。

26.91

11

15.91

在建

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0.14

0

0.14

 

1

元乌坑水库

黄村镇

拟建

大坝加高培厚、内坡防渗、外坡倒滤,新建放水涵,溢洪道维修等

0.015

0

0.015

规划中

2

红星水库

榔桥镇

拟建

大坝加高培厚、内坡防渗、外坡倒滤,新建放水涵,溢洪道维修等

0.015

0

0.015

规划中

3

鸡蛋冲水库

昌桥乡

拟建

放水涵重建等

0.015

0

0.015

规划中

4

陈塘水库

云岭镇

拟建

放水涵加固等

0.012

0

0.012

规划中

5

螺丝冲水库

榔桥镇

拟建

大坝防渗加固、放水涵重建等

0.015

0

0.015

规划中

6

榨树涝水库

茂林镇

拟建

放水涵重建等

0.012

0

0.012

规划中

7

虎头山水库

榔桥镇

拟建

放水涵重建等

0.01

0

0.01

规划中

8

梓龙坑水库

泾川镇

拟建

放水涵拆除重建、防渗加固等

0.01

0

0.01

规划中

9

南山涝水库

茂林镇

拟建

放水涵拆除重建、防渗加固等

0.01

0

0.01

规划中

10

西垅水库

桃花潭镇

拟建

放水涵拆除重建、防渗加固等

0.01

0

0.01

规划中

11

鹅形涝水库

黄村镇

拟建

放水涵拆除重建、防渗加固等

0.01

0

0.01

规划中

12

注泉坑水库

蔡村镇

拟建

放水涵拆除重建、防渗加固等

0.01

0

0.01

规划中

供水安全与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程

 

 

 

18.60

0

18.60

 

供水安全保障工程

 

 

 

9.60

0

9.60

 

1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泾县

拟建

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取水口上移至陈村水库,涉及取水、取水干管加设、区域水厂建设、区域加压泵站、支干管敷设等工程。

7.30

0

7.30

完成一期实施方案编制

2

茂林镇自来水厂扩建工程

茂林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7

0

0.07

规划中

3

榔桥镇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

榔桥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8

0

0.08

规划中

4

云岭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

云岭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9

0

0.09

规划中

5

汀溪乡第一自来水厂新建工程

汀溪乡

拟建

新建自来水厂及水源地

0.32

0

0.32

规划中

6

汀溪乡第二自来水厂新建工程

汀溪乡

拟建

新建自来水厂及水源地

0.17

0

0.17

规划中

7

蔡村镇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

蔡村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8

0

0.08

规划中

8

琴溪水厂乐琴分厂改扩建工程

琴溪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7

0

0.07

规划中

9

晏公兴国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

泾川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9

0

0.09

规划中

10

昌桥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

昌桥乡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9

0

0.09

规划中

11

昌桥自来水厂孤童分厂改扩建工程

昌桥乡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8

0

0.08

规划中

12

黄村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

黄村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7

0

0.07

规划中

13

云岭自来水厂北贡分厂改扩建工程

云岭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9

0

0.09

规划中

14

桃花潭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

桃花潭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8

0

0.08

规划中

15

桃花潭自来水厂分厂改扩建工程

桃花潭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8

0

0.08

规划中

16

丁家桥镇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

丁家桥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6

0

0.06

规划中

17

丁家桥自来水厂观武分厂改扩建工程

丁家桥镇

拟建

自来水厂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池及其他设备

0.06

0

0.06

规划中

18

云岭镇供水工程

云岭镇

拟建

2处引泉坝等新建;11处蓄水池新扩建

0.05

0

0.05

规划中

19

蔡村镇供水工程

蔡村镇

拟建

4处引泉坝、新建高位水池和水处理设备

0.06

0

0.06

规划中

20

丁家桥小岭村供水工程

丁家桥镇

拟建

2处引泉坝、新建高位水池和水处理设备

0.03

0

0.03

规划中

21

泾川镇供水工程

泾川镇

拟建

4处引泉坝、新建高位水池和水处理设备

0.06

0

0.06

规划中

22

榔桥镇供水工程

榔桥镇

拟建

10处引泉坝、新建高位水池和水处理设备

0.15

0

0.15

规划中

23

桃花潭镇供水工程

桃花潭镇

拟建

5处引泉坝、新建高位水池和水处理设备

0.07

0

0.07

规划中

24

汀溪乡供水工程

汀溪乡

拟建

6处引泉坝、新建高位水池和水处理设备

0.09

0

0.09

规划中

25

黄村镇供水工程

黄村镇

拟建

6处引泉坝、新建高位水池和水处理设备

0.09

0

0.09

规划中

26

茂林镇供水工程

茂林镇

拟建

6处引泉坝、新建高位水池和水处理设备

0.09

0

0.09

规划中

27

琴溪镇马头村供水工程

琴溪镇

拟建

2处引泉坝、新建高位水池和水处理设备

0.03

0

0.03

规划中

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9.00

0

9.00

 

1

泾县汀溪河流域岸线提升工程

泾县

拟建

汀溪河、刘家河及周边支流综合整治

9.00

0

9.00

规划中

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

 

 

 

32.37

0

32.37

 

水系连通及水生态修复与保护

 

 

 

31.02

0

31.02

 

1

泾县青弋江全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泾县

拟建

河道整治总长度69.78km,加固堤防、新建生态护岸,配套及附属工程。

20.00

0

20.00

规划中

2

泾县青弋江(城区段)生态修复工程

泾县

拟建

河道整治总长度11.66km,新建堤防(以路代堤型式)3520米,护岸11800米、防洪墙1100米,穿堤涵1座、河道滨水湿地工程2处,亲水平台1处,下河台阶9处,配套及附属工程。建设生态蓄水工程,主要包括:设置拦河堰坝1座,以抬升城区段非汛期水位,打造城市水景观,拦河坝总宽330米,投资约1.2亿元。

 

11.02

0

11.02

可研已批复;已申报专项债入库

水土保持及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

 

 

 

1.35

0

1.35

 

1

高山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汀溪乡

拟建

封禁治理1300万m2,水保林50万m2,经果林5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1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整修等工程。

0.12

0

0.12

初步设计

2

铜山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茂林镇

拟建

封禁治理1000万m2,水保林50万m2,经果林5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1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整修等工程。

0.09

0

0.09

初步设计

3

苏红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汀溪乡

拟建

封禁治理1300万m2,水保林50万m2,经果林5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1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整修等工程。

0.12

0

0.12

规划中

4

石溪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茂林镇

拟建

封禁治理1000万m2,水保林50万m2,经果林5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1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整修等工程。

0.09

0

0.09

规划中

5

榔桥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榔桥镇

拟建

禁养治理900万m2,经果林10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2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修复等工程。

0.12

0

0.12

规划中

6

黄村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黄村镇

拟建

封禁治理900万m2,经果林10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2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修复等工程。

0.09

0

0.09

规划中

7

泾川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泾川镇

拟建

封禁治理1100万m2,经果林15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25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修复等工程。

0.12

0

0.12

规划中

8

丁家桥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丁家桥镇

拟建

封禁治理800万m2,水保林种植50万m2,经果林15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1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修复等工程。

0.09

0

0.09

规划中

9

泾县蔡村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蔡村镇

拟建

封禁治理1200万m2,水保林种植50万m2,经果林15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1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修复等工程。

0.12

0

0.12

规划中

10

云岭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云岭镇

拟建

封禁治理900万m2,经果林10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2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修复等工程。

0.09

0

0.09

规划中

11

桃花潭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桃花潭镇

拟建

封禁治理1100万m2,水保林种植50万m2,经果林15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2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修复等工程。

0.12

0

0.12

规划中

12

昌桥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昌桥乡

拟建

封禁治理1000万m2,水保林50万m2,经果林5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1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整修等工程。

0.09

0

0.09

规划中

13

琴溪片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治理工程

琴溪镇

拟建

封禁治理1000万m2,水保林50万m2,经果林50万m2,水蚀坡林地整治100万m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沟道治理,山塘整修等工程。

0.09

0

0.09

规划中

智慧水利建设

 

 

 

1.30

0.14

1.30

 

1

水利监测体系及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建设

泾县

续建

按照“数字化、智慧化”的要求,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水文水资源、河湖管理、行业监督管理等主要领域,开展水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旱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和涉水业务智能应用系统建设,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针对全县146条河流、76座水库、3824座塘坝及水保示范点、重点排涝泵站、沟渠等设施通过水资源实时监控设备和软件等,建设系统性的网络管理平台

1.10

0.14

1.10

规划中

2

行业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泾县

拟建

行业政策调研改革,基层组织能力提升。人才引进与职工培训,办公设施改善提高

0.20

0

0.20

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