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泾县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农业农村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29MB15605798/202307-00093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泾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泾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7-11 17:55
泾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7-11 17:55 来源:泾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三农”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落实高质量发展总要求,以守牢粮食安全为底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加强工作谋划,创新工作举措,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现将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稳产保供,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一是持续加强农业地力提升。严守基本农田“非粮化”政策,在全市率先采取“4+N”模式完成“小田变大田”一期1万亩改革任务,被作为全市典型案例向各兄弟县市区推送学习,汪侃副市长亲笔批示。2022年1.6万亩高标准农田已建成完工,2023年2万亩高标准农田正处于招投标阶段,结合“小田变大田”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地”建设,已完成宜机化改造1万余亩。计划投入1000万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补短板,改善1万余亩农田灌溉条件,方案正在印发中。扎实推进泾县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已建在田水稻肥料利用率提升试验点3个、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验证试验点2个,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面积33万亩,覆盖率达到93%;全县化肥施用量与基数相比下降0.1%。有序开展秸秆离田收储利用,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3%。顺利开启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二是抓牢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持落实粮食高质量发展要求,稳定粮食播种面积30万亩,完成优质专用粮食面积20万亩,夏收小麦、油菜8万亩,抢抓农时,安排小麦、油菜后茬作物种植,完成单季稻播种24.6万亩持续落实“菜篮子”责任制,蔬菜播种面积累计4.19万亩次,产量累计达6.97万吨,同比增长2.8%,食用菌生产累计达1650吨生猪累计存栏4.8万头,同比增长7.14% ,禽蛋产量1820吨,同比增长6.74%,肉类总产量2万余吨,同比增长1.3% 。三是不断推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全力做好畜禽产地及屠宰检疫、小麦赤霉病、草地贪夜蛾、二化螟、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动植物防疫工作,积极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农产品监测专项行动,以豇豆农残治理为重点,加强技术指导的同时,在风险监测中加大重点品种抽检频次,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28.54万亩,覆盖率达到54.67%,农药使用量与基数相比下降2%,主要食用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加大“两品一标”认证工作力度,认证数达76个。进一步建立健全农资监管工作机制,在春耕备耕、夏收夏种关键时段,针对种子、蚕种、农药、兽药、肥料等重点农业投入品,共出动执法人员 168人(次),车辆 52台(次),检查农资经销门店 65家,检查种子150多个品种8吨、化肥 22吨、农药 0.05

(二)突出扩面增量,产业振兴力度持续增强。一是强化招引大项目工作力度。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四大示范片区共建设项目84个,总投资额84.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16.5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19.6%。2023年计划新投资额17.95亿元,目前已完成4.45亿元,已完工项目9个。同时,我局牵头的现代农业招商组目前在谈项目8个,新引进项目2个。上半年,我局招引的“年产24000台特种工程塑料泵及不锈钢泵生产线项目”已落地开工,目前厂房地基施工已经完成,项目一期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000万元。二是积极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强化对春茶生产的监测预警,截止6月份,我县茶叶产量1900余吨,茶叶产值6亿余元,其中春茶产值47500万元,夏茶产值12880万元,今年全县茶叶价格较往年提升15%以上,有效带动茶农增收。泾县兰香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名单中获评602.57分。主动谋划,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80万元,用于实施2023年茶叶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基于我县近10万亩茶园、和近200家茶叶新型经营主体,聚焦茶产业发展,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会同县供销社等单位成功举办2023年第二届安徽国际茶旅大会暨第十一届泾县兰香采摘节、成功举办“涌溪火青”茶文化发展论坛;“汀溪兰香”中国品牌故事央视纪录片顺利拍摄。同时,组织安徽泾县兰香茶叶供销有限公司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杭州),组团参展南京茶博会,并成功举办2023年泾县兰香(南京)品牌推介会。三是深化推进全产业延链补链。以建设农业现代产业园为统领,整合资源,目前产业园规划编制、产业集聚区土地流转、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园区建设用地报批和产业招商合作等关键节点稳步推进。组织8家企业参加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安徽瓯鲜食品有限公司峰味开袋即食腊肠和泾县宏兴食品有限公司锅巴荣获参展产品金奖。成功争取到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杭州)参展名额,全市仅2家。安徽泾县其华涌溪火青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创成省级第三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继续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提升工程,支持自种自养户1950户,完成率100%;积极加强企业主体培育,新增6家不同类型的市级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做好“徽派预制菜”全产业链发展,产业规模已达0.45亿元。持续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42万人次,同比增长68.8%,休闲农业综合营业收入达8.03亿元,同比增长35.2%。上半年,我县农产品加工产值47.3亿元,同比增长4.6%。规上农业企业21家,1-5月规上农业企业产值3.57亿元,同比增长2.3%。

(三)突出改革创新,农村发展动力不断激发。一是改革机制逐步建立。坚持问题导向,深剖堵点环节,主动改革破题,经梳理研究,上报全县深化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4项、总体领域改革事项1项、微改革事项1项,梳理自身改革创新事项13项,在我局机关“挂图作战”,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坚持不定期调度,上半年已调度2次,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二是改革项目稳步实施。稳步推进“小田变大田”试点改革,实施农业精耕细作改革,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精耕细作示范点2个,主攻单位面积产量,总面积在1100亩以上,围绕小麦、水稻、油菜等三大作物,在云岭镇、昌桥乡和黄村镇各创建百亩高产竞赛田1个,预计带动全县域粮食单产(分作物)增加5‰以上。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改革,围绕一次性种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稻谷补贴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50亩以上种粮大户金融便捷服务覆盖面已达78.55%,300亩以上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覆盖面已达82.98%。巩固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制发《泾县2023年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泾集体经济办〔2023〕2号),指导各村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大托管”、闲置资源盘活利用等内容编制充实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中央及省级扶持村项目方案已编制上报,继续通过开展股份分红促进农民成员增收。同时,开展村办合作社(企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依法规范村集体发展工作,保障村集体资产安全和农民权益围绕借鉴蔡村村改革试点经验,持续推进4个村庄运营试点工作。三是改革工作卓有成效。通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逐步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解决农田细碎化问题,土地流转率达到62%,300亩左右集中连片流转占比达到33%,建设农业标准地试点9000亩。培育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53个,新增“大托管”服务面积0.7万亩。新培育产业带头人50人,新增家庭农场80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370个左右。上半年,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7.2%一产固投资金同比增长30.79%以上截止6月底,初步统计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4095.58万元,村均收入为36.24万元,占全年进度的55.75%,同比(2823.8万元)增长45.04%;达到30万元以上村59个,占比52.21%;达到50万元以上村34个,占比30.09%;达到100万元以上村8个,占比7.1%。

(四)突出全域提升,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升级。一是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接续开展农村“三大革命”“三大行动”,结合全县“聚力优环境、创建全域美”工作,持续推进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重点整治房前屋后、居民庭院、城乡结合部、中心村边缘和自然村,截至6月底,全县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8921吨,村内沟塘477口,村内沟渠数量425公里,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32吨,发动农民群众参与“五清一改”14001人次,清理乱搭乱建603户,废旧广告牌个数1968个,发放宣传资料15109份。持续进行水域生态环境改善,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开展执法巡查110次,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开展联合行动13次,查获违法捕捞案件8起,简易程序处罚违法垂钓39起。二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度。提升和美乡村建设水平,对照建设目标任务,抓住关键工程、难点任务、亮点打造三个方面,2022年度7个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续建工程已完成整体建设进度的60%,2023年11个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已督促乡镇完成项目规划编制。加快推进省级竞争性项目农村户厕智能管护系统项目,开始在泾川镇巧峰村、桃花潭镇鸿峨村、黄村镇九义村3个试点村进行中转储粪池建造。配合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共摸排“四类房”及脏乱差3548户,面积约 23.56万平方米,开展专项整治 3018户,整治面积21.11万平方米,共审批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审批324起,审批面积43633.03平方米。三是加深乡村文明治理程度。突破“垃圾收集、积分兑换”等传统生态美超市边界,不断丰富拓展“生态美超市”内涵和外延,将乡村治理痛难点细化量化为积分指标创新融入,持续推动81个生态美超市的运营,充分调动村民主观能动性参与乡村治理,将村民日常“五美之举”兑现为乡村治理新成效。四是加强科技助农服务深度。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遴选165名农技员开展包村联户服务活动,联系指导825户科技示范。加快“科技强农”步伐,推介发布了我县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建设5家县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印发了《泾县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针对水稻、农机手、油菜种植3个专业遴选150名高素质农民学员,持续壮大“一懂两爱”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二、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是农业生产不确定因素较多。泾县属山区丘陵地区,田地小而分散难于规模种植,通过农田水利补短板行动、“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高标农田建设等举措,我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了一些改善,但大部分山区田地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同时,受上半年连续多雨的天气影响,造成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为保证产量,投入的化肥农药也可能造成土壤环境破坏和增加农产品有害残留物质的风险,加之因市场农资价格上涨因素,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价格趋于稳定的大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是畜禽污染防治工作推进难度较大。我县仍存在部分鸡场建造年限达15年以上,现代化、标准化水平低,栏舍破、旧,场区环境脏、乱、差,治理难度大。激励政策机制偏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资金需求量大,而畜禽养殖业是微利或亏本行业,养殖户难以承受实施污染治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部分养殖场户及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养殖场与种植基地分属不同主体,相互间无利益联结,种养结合不紧密,治污设施不配套、消纳土地与养殖规模不匹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不畅。

三是产业壮大步伐仍旧不快。我县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但是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不够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够高,例如:我县境内有丰富茶叶、毛竹、食用菌、中药材、酱菜、葛粉、竹笋等农特产品,除了茶叶初显规模及品牌效应外,其他资源存在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较短、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用发挥方面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是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上半年,为进一步督促项目工作进度,建立了农业重点项目库,但因工作环节、资金等客观原因,各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不一。例如: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1.6万亩已全部完成建设并通过县级验收,“小田变大田”一期1万亩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过县级验收后,完成了资金支付。但2022年7个省级和美乡村建设,茂林镇奎峰村、蔡村镇蔡村村建设推进较快,已完成整体建设进度的85%以上,其他5个村相对较慢。农事服务中心、烘干中心、育秧中心“三个中心”建设进度也有快有慢。

五是违法垂钓难以禁绝。我县青弋江干流75公里,沿线较长、地势不平,垂钓人员基数庞大,垂钓活动点多面广,垂钓违法成本低,违法垂钓不禁而绝。属地乡镇禁捕力量投入不足,乡镇对辖区内禁捕区域日常巡查力度不够,部分乡镇对辖区内违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参与度不高,对青弋江违法捕捞的打击主要还是农业执法部门“单兵作战”,监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一是稳定粮食生产,推进优质专用粮生产和精耕细作示范点实施,加强在田作物的技术指导,做好各类突发天气的应急管理,扎实推进泾县耕地质量提升(即化肥减量化)行动,加强“三情”监测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如期完成12万吨左右粮食年产量。二是完成生猪产能恢复年度目标任务,全县肉蛋奶总产稳定在3.2万吨以上,保持全县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0.07万头,规模猪场数量不低于10个。继续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积极实施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是好农业生产护航工作,稳步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补短板行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等工作,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工作,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安全生产。

(二)继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加强双招双引,通过参加合肥、上海、南京等农交会,加强对外推介招引的后续跟踪工作,常态化做好投资线索收集及转化、项目落地及开工、项目建设及投产。二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泾县兰香茶地理标志项目及茶叶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继续推进第三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培育1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积极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示范创建申报和宣传推介工作。三是加快主体培育工作,以“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通过省市县龙头企业梯队培育模式,

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继续抓好农村重点改革工作。一是结合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工作的推进,认真组织完成2023年度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指导各乡镇按照社会化服务项目方案认真实施,拟投入资金371万元,完成任务面积4万亩(托管系数换算后)。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月调度形式推进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施。二是结合实施好“百千万工程”,做好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的实施工作,组织开展好市、县级示范主体的申报培育工作。三是进一步健全宅基地管理工作机制。督导乡镇政府严格落实审查报批一站式服务制度和部门并联审查审核机制,扎实开展盘活利用试点工作,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每季度继续做好农民增收形势分析和调度,认真做好支撑材料的收集。

(四)继续提升和美乡村建设水平。一是村庄环境整治再发力,持续推进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重点整治房前屋后、居民庭院、城乡结合部、中心村边缘和自然村,开展重点自然村整治70个,整治“四类房”5万平方米,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改善行动工作成效,加大“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青弋江禁捕巡查及执法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二是改厕工作再提升,严格按照标准,严把质量关、验收关,稳步推进年度2600改厕任务落实,扎实做好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对摸排发现的问题进行立行立改。坚持建管并重,依托农村改厕提升与长效管护平台,着力解决农村改厕“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和美乡村建设再升级。坚持规划先行,尊重农民意愿,尽快确定11个2023年省级建设项目并组织招标建设,确保12月底完成总体建设进度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