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传真

省内外高校大学生在我县多形式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2-07-26 17:20 来源:泾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
【字体大小:
分享至:

  连日来,省内外高校大学生纷纷走进我县,传承特色文化,弘扬红色血脉,多形式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在茂林镇,合肥工业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的6名学生开展了为期3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涉及茂林镇的红色文化遗址的开发和保护情况、茂林镇及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状况以及红色文化资源促进镇、村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难点和前景规划,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深刻了解当地红色文化,以新时代新青年奋发进取、积极实践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推动乡村振兴与红色文化相结合。

  在桃花潭镇儿童服务站,来自南京晓庄学院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们,通过现场讲解、游戏互动等方式,向孩子们讲解一些植物的习性,并向他们传达生态环保理念,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据了解,南京晓庄学院生物学专业70余名学生在桃花潭镇开展了为期11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与农业、工业、公共卫生、环境保护、行政规划等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同时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在社会中发展并服务于社会,助力乡村振兴。

  在宣纸文化园,合肥工业大学能源化工系的大学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以宣纸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发展道路,并通过采访大国工匠周东红、毛胜利,了解他们对工匠之路、工匠精神及宣纸未来发展的看法。在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泾县宣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拓展了宣纸方面的知识,加深了对于非遗文化产业的保护状况和发展前景的了解,同时也激发出当代青年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

  在昌桥乡孤峰油布伞厂,合肥工业大学师生一行通过现场参观和访谈的形式,向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油布伞制作工艺第六代传人郑国民,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油布伞的历史故事和创新发展的历程,探寻油布伞背后蕴藏的精湛技艺与工匠精神。据悉,郑国民出生制伞世家,从小便传承了家族制伞产业,尤其是他的油布伞制作技艺需经过12道大工序、88道小工序,方可制作完成,如今他制作的油布伞也被确定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蔡村镇儿童服务站,来自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大学生正在教孩子们唱红色歌曲《映山红》,孩子们满怀激情,认真学习,课堂氛围十分浓厚。教红歌的同时还给孩子们分享了红歌创建的历史背景以及涌现出来的革命人物伟大事迹,红歌承载的是高度的爱国情怀和老前辈们的光荣征程。据悉,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10名大学生将在蔡村镇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支教活动,通过讲故事、唱红歌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传承发扬;开设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开设环保知识课堂,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同时还设置了科学小实验、手工课等动手实践环节,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