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3257952/201202-00029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201202_PF001030601201202001
发布日期: 2012-02-24 00:00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2-02-24 00:00 来源:泾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115日在泾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五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拼搏实干,不断探索强县之路和富民之策,在明确“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两翼富民、统筹发展”总体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大投入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代会和“十一五”既定目标任务

2011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52亿元,是2006年的2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亿元,是2006年的3.5倍,年均增长2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20.2亿元,是2006年的2.4 倍,年均增长18.9%;财政收入完成8.2亿元,是2006年的4倍,年均增长3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75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逐年加快,均呈两位数以上增长,是历史上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之一。

五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五项工作:

一、推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

抓集群发展。以“双十加”工程中产业集群项目为抓手,着重编制实施电机泵阀、宣纸书画纸、方解石等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兑现工业奖扶资金3.24亿元。2011年,全县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达163户,其中亿元企业1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86亿元。抓转型发展。支持电机泵阀产业扩容升级,促进宣纸书画纸产业向文化旅游产业延伸,鼓励方解石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积极引进培育新兴产业,轴承配件、LED光电、精密铸造等产业从无到有。创建省级名牌产品14个,“皖南电机”被授予“中国名牌”称号。关闭污染环境、质量低劣、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小企业18家,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抓创新发展。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获得65项国家专利,转化科技成果206项。承担国家和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项,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抓招商发展。在强化内生动力的同时,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筑巢引凤、借船出海,积极参与皖江示范区开发。立足工业园区,强化组团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推进产业链延伸和发展。积极实施“凤还巢”工程。引进亿元以上企业46个、5000万元以上企业110个。2011年,利用省外内资65亿元,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称号。抓园区建设。县经济开发区面积扩展到13平方公里,投产企业68户,累计实现税收3.55亿元,年均增长53%。云岭经济开发区发展迅速,已获批同意筹建省级开发区。城西、榔桥、琴溪、茂林、蔡村、丁桥等乡镇园区同步发展。

二、促进农业经济增产增效

不断壮大现代农业。坚持工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的发展道路,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顺利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检测验收。畜禽养殖、茶叶加工、竹木制品等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显现,涌现出裴顿食品、祥泰农业、太平湖鸭业、绿环兰香、框艺画材等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省级规范化合作社6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5家,规模养殖场120家。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突破22亿元。逐步健全强农惠农体系。完成4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11.35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升级改造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810公里;完成112个自然村电网改造。通过“一卡通”专户发放28项涉农补助资金3.6亿元。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农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巩固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服务,建立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有序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完成土地流转10万亩次。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荣获“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称号。

三、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组建泾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整合“红色、古色、绿色”资源,打造复合型旅游新品牌。2011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0.37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330万人次。红色旅游方面,加快云岭红色旅游大景区建设,云岭景区项目跻身省十大旅游重点工程行列。云岭新四军史料陈列馆、皖南事变史料陈列馆、王稼祥故居纪念馆建成开放。荣获“安徽省红色旅游县”称号。古色旅游方面,茂林三吴纪念馆,查济、黄田、赤滩明清古建筑群对外开放,宣纸文化园、“宣纸故里游”成为新兴热门景点,查济村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中国宣纸集团、泾县宣笔厂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黄田凤子河景观入选“中国首届经典村落景观”。绿色旅游方面,桃花潭大景区深度开发、水墨汀溪景区、月亮湾生态长廊等生态旅游项目有序推进。五年来,创建国家AAAA级和AAA级景区8个,荣获全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称号。

四、实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大手笔、拉框架。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道路框架全面拉开,城区面积扩展到16平方公里,实现城区规模三年内翻了一番。大改造、兴楼市。改造老城区120万平方米,红星雅园、阳光水岸、泾川名苑、绿阳花园等一批品位较高的住宅小区建成使用。完成444套经济适用房、500套廉租房建设和2038户棚户区改造,群众居住水平明显提高。累计核批房地产开发项目面积25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85万平方米,房地产业五年内投入资金超过50亿元。大投入、大建设。城市建设累计投资15亿元,建成青弋江新大桥、人行桥、城东高架桥等6条市政桥梁,升级改造泾川大道、环城东路、交通路等10条城区主次干道,政务服务、检察侦查技术等6个中心投入使用,县医院住院大楼、中医院门诊和住院大楼等一批公共医疗服务设施建成运营。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过多方努力,成功争取对泾县发展的最优化车站选址方案。合福高铁泾县段施工有序推进。205国道、322省道泾县段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启动。赤滩110千伏输变电站开工建设,琴溪220千伏输变电站投入运营。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一期、天然气门站建设。大格局、带动城乡一体化。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完成5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和4184户农村危房改造。开展“百镇千村万户”示范和村庄整治工程,建成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8个,市级以上美丽和谐乡村20个。蔡村镇月亮湾村被评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村。

五、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将新增财力重点投向民生领域,圆满完成各级下达的民生项目任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实施民生工程先进县。全面加强义务教育。教育“两基”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实施城区教育布局调整,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被列为全国首批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县职高成功转型为宣城市工业学校,被评为国家级中职教育示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富有成效,建成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活动室55个,王直老人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逐步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完成11个乡镇卫生院、132个村卫生室和4个社区服务站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1个、农家书屋132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827个,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宣纸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宣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遗名录,我县被授予“中国宣纸之乡”称号。丁家桥镇被授予“中国宣纸书画纸基地”、黄村镇被授予“中国宣笔之乡”称号。中国宣纸集团被授予“全国文化产业基地”、“全国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和“全国文化进出口重点企业”称号。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实现突破,我县运动员王森获广州亚运会男子重剑团体铜牌。不断健全保障体系。国家规定的“五大保险”全部付诸实施,保障对象实现应保尽保。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参保率稳步提升。完成11个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新增床位1023张。积极做好优抚和拥军优属工作,连续五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等工程,完成71个贫困村整村脱贫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4万人。合力打造“平安泾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继续加强,定点屠宰工作列入全省“放心肉”示范体系建设。实施城区交通综合整治,开通城市公交,交通秩序逐步改善。加强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深化“开门接访”、“干部走访”等专项活动,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先后荣获国家级“平安畅通县区”和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全省平安县”称号。

六、加强政风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累计办理人代会议案2件、人大代表建议398件,办理政协常委会建议案3件、政协委员提案437件,满意率逐年提高。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荣获“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称号。正式启动“六五”普法工作。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成立政务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网络政民互动“三大公共服务平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个部门入驻政务窗口办公。完成招标采购547宗,节约资金3.38亿元,资金综合节约率达15.8%。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办理网络投诉、咨询1458起。连续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和民主考评百名股长、基层站所长活动,机关效能稳步提升。

五年来,工会、红十字会、老龄、残疾人等事业进一步发展,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防震减灾、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审计、工商、税务、物价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辉煌业绩,是上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的结果,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进、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理解、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为泾县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驻泾部队、武警官兵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大调整带来新机遇,大发展提出新要求,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提高发展质量的压力、保持发展速度的压力、创新社会管理的压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压力、提升能力素质的压力前所未有。主要表现在:全县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较低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城乡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增收难以持续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城市功能不够完善、民生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够理想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少数干部加快发展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不强,不深入、不扎实的工作作风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对于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十六届人民政府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县加快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按照“决战十二五、实现大跨越、建设新泾县”的战略部署,今后五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速崛起、富民强县”为主线,不断开创泾县跨越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奋力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泾县。

综合分析,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2016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5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翻一番。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2016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以上,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25%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兴产业比重逐年增长,三次产业比重更趋合理。

——社会建设再上新台阶。2016年,力争实现财政收入用于民生项目资金总额翻一番。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育教学条件大幅提升,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2016年,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翻一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

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泾县的县情特点看,关键是要妥善处理好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经济较快增长与提高质量效益的关系,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保持科学发展好态势。首先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保持合理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二是处理好产业扩张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着力构建更具竞争力和持续增长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稳定优化一产、主攻调整二产、提升扩展三产”为目标,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形成与环境相融、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构筑以高效、生态、安全为方向,养生休闲农业为配套的现代农业体系;加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长三角地区休闲娱乐度假目的地。

三是处理好扩大财源经济与保障改善民生的关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方面,不断加强财源体系建设,扶优扶强一批规模企业和传统纳税大户,壮大现有财源;引进建设一批生产型、创税型、支撑型项目,培植后续财源;盘活利用现有存量资产,挖掘潜在财源;加强城市建设、矿产开发、商贸服务等税收征管,抓好新兴财源。另一方面,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把更多的公共财源投向民生领域,确保政府一般预算性支出用于民生投入比例超过50%以上,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民生工作任务,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四是处理好打造硬环境与改善软环境的关系,在进一步增强县域发展承载力的同时,逐步优化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抓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抓交通条件改善,进一步强化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抓政务环境治理,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能;深入推进“法治泾县”、“平安泾县”、“和谐泾县”建设,创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社会环境。

五是处理好工作推进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使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程度三者之间达到有机统一。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决破除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陈规陋习。以思想更解放、措施更得力、服务更高效为目标,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特别是针对贪污腐败、违法建设、环境污染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予以打击和纠正,坚决铲除各种歪风邪气滋生蔓延的土壤和空间,以良好的政风形象取信于民。同时,着力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切实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另外,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平安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2012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中央全会以及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握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综合分析各种发展因素,确定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25%以上;引进省外内资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年内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县,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壮大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继续以实施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为重点,着力优化提升电机泵阀、宣纸书画纸、方解石三大优势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加快新能源汽车电机、威能大电机、盛唐不锈钢泵阀二期、卧龙砂浆泵等项目建设,促进电机泵阀集群向高效节能清洁转型。推进宣纸传习基地、宣纸浓黑液综合处理、年产70万斤燎草和2万亩青檀林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宣纸、书画纸集群向文化旅游领域拓展,启动以宣纸为主的文房四宝大市场建设,积极筹备创建省级宣纸、书画纸检测中心,实现宣纸书画纸年产量突破1万吨。鼓励江东科技、申宝粉体、永鑫粉体等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推动方解石集群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实现矿石就地加工率达80%以上。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加快35万吨特钢、宝泰三期等项目建设,促进特材加工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加快燕青照明、博太集团等项目建设,促进光电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加快华尔机械、科泰机械等项目建设,促进轴承制造产业精密化发展。以祥盛科技为抓手,加速孵化信息产业集群。力争通过两到三年努力,形成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承接平台建设。加快县经济开发区东扩步伐,着力抓好开发区三期规划建设,确保区政务中心暨科技孵化器投入使用。以南华电机工业园、隆鑫威力盟产业园、浙江机械工业园、LED电工业园及轴承制造园为平台,推进50万吨铸造、年产33万台汽车电机、华川电源等项目建设。全年实现新开工项目30个以上、新投产项目20个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48亿元以上、税收2.2亿元以上。加快云岭经济开发区建设,完成园区三标段96万方土地平整,确保15户企业入园、10户企业投产达效。加快城西工业集中区、茂林泵阀产业园、蔡村、榔桥、丁桥工业集中区等乡镇特色园区建设,切实增强园区带动功能。扎实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坚持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创新承接,进一步加大载体建设、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步伐,紧盯长三角、珠三角、沿海等产业转移活跃地区,着力引进核心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实现裂变式发展。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1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8个。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继续实行“四个一”跟踪服务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缓解用工难题,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大力破解融资难题,加强银企对接,拓展铜源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力争新增贷款量增长20%以上。积极化解用地难题,启动琴溪镇土地整理项目,完成丁家桥镇土地整理项目。抓好建设用地置换、综合运用大项目用地“点供”、单独选址报批等措施,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二)致力强农惠农,迈出现代农业新步伐

启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拓展增收渠道,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壮大产业促增收。实施畜禽、茶叶、林业三大产业提升行动,建设宣纸原料、畜禽、茶叶、粮食、蚕桑、蔬菜、食用菌、竹林笋用林、油茶、烟叶十大基地扶持祥泰农业、天丰粮业、太平湖鸭业、双联工艺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华昌1500万羽家禽屠宰、祥泰年产20万头精品黑猪等项目投产达效。新增省级名优农产品品牌2个,市级以上规范化专业合作社5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益。夯实基础促增收。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能力。完成青弋江综合治理泾县段项目可研报批和牛岭水库前期工作。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完成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3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增加农民生产性收益。优质服务促增收。落实各项涉农补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各类补助资金足额按时到位。森林防疫中心、农技推广中心投入使用。健全林业要素市场,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全年实现流转土(林)地2.5万亩,增加农民资产性收益。

(三)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繁荣新活力

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不断壮大我县文化产业实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健全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启动中国·水西黄檗禅宗文化景区项目建设,加快蔡村、云岭、桃花潭、汀溪等影视书画创作基地建设,完成宣纸博物馆建设,扶持民间艺术馆、博物馆和古玩字画交易市场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特色文化企业。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城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创作激励机制,精心组织创作一批体现泾县深厚文化底蕴、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社会文化活动氛围。

(四)发挥资源优势,彰显特色旅游新成效

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以上。加快景区建设。积极参与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宣纸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加快中国宣纸传习基地、桃花潭景区深度开发、水墨汀溪二期、茂林激战地等景区建设;推进查济、黄田、赤滩古民居保护开发;启动云岭AAAAA级和宣纸文化园、蔡村月亮湾等AAAA级景区创建,提升旅游品牌。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支持桃花源国际旅游度假村、琴溪国家级养老示范基地、蓝山旅游度假村等休闲旅游设施建设,推进高村山庄、桃花潭艺术中心二期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泾云景观路二期、洗白路、泾烟路等旅游通道建设,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五)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乡建设新风貌

坚持文化、旅游、生态型城市定位,继续推进“双十加”工程中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老城区品位,完善新城区功能,塑造“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城市形象。优化市容环境。推进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建设,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开展城区进出口区域景观建设,完成幕溪河公园、谢园东路、交通路绿化、亮化改造,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加快青弋江、幕溪河和总干渠滨江滨河景观建设,推进城区水系景观改造,打造山水相融、人文相亲的城市水系景观。完善城市路网,启动高铁站区连接线建设,加快桃花潭东路延伸段和青弋江北路北段建设,推进桃花潭西路延伸段、幕桥东路建设,完成泾川大道改造工程,严格规范道路挖掘和修复质量。提升城乡品质。严格城乡规划管理,开展县城总体规划评审工作,完成高铁站区等区域控制性规划编制。坚决遏制违建势头,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土地及非法占地乱建、滥建、抢建房屋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土地建设管理秩序。加快“两区”建设,完成新泾中一期教学楼工程,国防动员、计生服务、省级电机质检、职工文化活动等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完成3个乡镇、96个村庄的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合福高铁泾县段建设,推进205国道和322省道泾县段改建工程。完成榔黄路、溪桃路等6条县乡公路改造,加固改造10座农村公路危桥;实施220千伏琴溪输变电二期扩建。促进宽带通信、数字电视和移动通讯等基础网络建设,提高信息网络覆盖率。改善人居质量。启动龙井苑安置小区建设,完成143套廉租房、1093套公共租赁房建设,实施城市、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749户。加快一体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和自来水二厂二期扩建项目建设,提高城区饮用水质。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完成13公里污水管网铺设,实施城区雨污分流。进一步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工地扬尘整治、施工车辆区域限行、噪声污染控制等工作,切实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六)保障民生民利,谱写和谐社会新篇章

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继续加大投入,确保完成民生工程建设任务。落实完善应对价格异动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加强民生价格监管,引导价格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健全城乡救助体系,强化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大力开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等工作。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新增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床位300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完善教育体系,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支持民办教育,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深入开展防溺水、校车安全等专项整治,扎实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提高健康保障能力。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县医院改扩建工程,加大村级卫生室人员培训力度。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完成体彩健身馆建设任务,加快体育中心建设步伐。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强化支农惠农措施和资金整合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实施14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泾县”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群众工作网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推进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统计、档案、气象、地方志等各项工作。

(七)牢记为民服务,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新形象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作风建设为保证,不断增强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能力。

建设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宗旨观念,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化为民奉献意识,增强为民办事能力,丰富为民解困举措,提高为民服务效率;坚决杜绝“不懂服务,不愿服务,不会服务”等官僚行为。

建设法治型政府。加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推进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失职行为。

建设廉洁型政府。牢固树立清正廉明意识,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着力构建先进的廉政文化、科学的廉政制度、透明的廉政环境。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坚决杜绝“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法行为。

各位代表、同志们,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一幅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徐徐展开,让我们在中共泾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加速崛起、富民强县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